“春晚安輿遍浙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晚安輿遍浙東”全詩
橐裝已笑分諸子,吏道何勞問薛公。
堂上壽樽諸掾集,室中禪論衲僧通。
興闌卻返林泉去,幕府長留孝弟風。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寄題趙屼承事戲彩堂》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趙屼承事戲彩堂》是蘇轍在宋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晚安輿遍浙東,
永嘉別乘喜無窮。
橐裝已笑分諸子,
吏道何勞問薛公。
堂上壽樽諸掾集,
室中禪論衲僧通。
興闌卻返林泉去,
幕府長留孝弟風。
詩意:
這首詩詞以送別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晚上,慶賀和送行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朋友趙屼承事戲彩堂的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家庭美德的贊美。
賞析:
詩詞的開篇,描繪了春天的晚上,安輿(車)遍布浙東地區,表示歡慶的氣氛遍布整個地方。接著,詩人提到了永嘉,永嘉是友人趙屼的別號,他的離去引發了無盡的喜悅和興奮。這里顯示了友情的深厚和歡愉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橐裝已笑分諸子,吏道何勞問薛公",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趙屼的稱贊。"橐裝已笑分諸子"意味著趙屼的才華和能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賞。"吏道何勞問薛公"則表示趙屼在官場上的地位高傲,不需要別人的詢問和打聽。
接下來的兩句"堂上壽樽諸掾集,室中禪論衲僧通"描繪了送別的場景。"堂上壽樽"指的是壽宴,慶祝的氣氛非常濃厚,諸位官員齊聚一堂。而"室中禪論衲僧通"則描述了另一種場景,室內有僧人在進行禪修和討論佛法,顯示了家庭中的宗教氛圍。
最后兩句"興闌卻返林泉去,幕府長留孝弟風"表達了友人趙屼離開的情景。"興闌"意味著送行的時間已到,趙屼離開回到了他的林泉之地。"幕府長留孝弟風"表示趙屼在官場上深得朝廷的賞識和信任,因此他能夠長期留在官府中,展現出孝弟之風的品質。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贊美,同時也展示了友情的珍貴和家庭美德的重要性。通過描繪歡慶和送別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友誼和家庭價值觀的謳歌。
“春晚安輿遍浙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zhào wù chéng shì xì cǎi táng
寄題趙屼承事戲彩堂
chūn wǎn ān yú biàn zhè dōng, yǒng jiā bié chéng xǐ wú qióng.
春晚安輿遍浙東,永嘉別乘喜無窮。
tuó zhuāng yǐ xiào fēn zhū zǐ, lì dào hé láo wèn xuē gōng.
橐裝已笑分諸子,吏道何勞問薛公。
táng shàng shòu zūn zhū yuàn jí, shì zhōng chán lùn nà sēng tōng.
堂上壽樽諸掾集,室中禪論衲僧通。
xìng lán què fǎn lín quán qù, mù fǔ zhǎng liú xiào dì fēng.
興闌卻返林泉去,幕府長留孝弟風。
“春晚安輿遍浙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