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薪瓦甑烝浮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薪瓦甑烝浮浮”全詩
橘柚為漿栗為餱,筋肉不足惟膏油。
深居簡出善自謀,尋蹤發窟并執囚,蓄租分散身為羞。
松薪瓦甑烝浮浮,壓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儔。
引筋將舉訊何尤,無功竊食人所仇。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筠州二詠其一牛尾貍》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筠州二詠其一牛尾貍》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牛尾貍是指一種尾巴像牛尾、身體像貍的動物,蘇轍以此來比喻一個人的形象。
譯文:
首如貍,尾如牛,
攀條捷險如猱猴。
橘柚為漿栗為糗,
筋肉不足惟膏油。
深居簡出善自謀,
尋蹤發窟并執囚,
蓄租分散身為羞。
松薪瓦甑烝浮浮,
壓入糟盎肥欲流,
熊肪羊酪真比儔。
引筋將舉訊何尤,
無功竊食人所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形象,以牛尾貍來比喻一個人。牛尾貍的形象是首部像貍,尾部像牛,攀爬樹枝時機敏而迅速,就像猴子一樣。詩中提到了橘柚、栗子等食物,但是牛尾貍的身體瘦弱,只有膏油,沒有足夠的筋肉。作者通過這種比喻,抒發了對自身形象的自嘲和無奈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這個人的生活狀態。他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善于自謀生計,追蹤獵捕窟穴中的動物,分散租佃土地,但這樣的生活卻被視為羞恥。接著,詩中出現了松柴、瓦罐等生活用具,形容了他貧困的生活環境。他將剩余的食物壓入發酵的糟盎中,以便保存,但滿溢的肥料流出來,形容了他的生活困境。
最后兩句描述了這個人的身體狀況,他的肥胖程度如同熊的脂肪和羊的乳酪,與那些比他更富有、更有地位的人相比,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引筋將舉訊何尤,指的是他想要用力舉起一根筋,卻沒有什么特別的成就。無功竊食人所仇,則表達了他并沒有做出什么偉大的功績,卻被人所嫉妒。
整首詩以牛尾貍為象征,通過對這個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自嘲和無奈之情,同時也反映了社會上一些貧困、邊緣化的人的生存狀態和處境。這種寫實的描寫方式,以及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和獨特的比喻手法,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社會寓意和情感共鳴。
“松薪瓦甑烝浮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n zhōu èr yǒng qí yī niú wěi lí
筠州二詠其一牛尾貍
shǒu rú lí, wěi rú niú,
首如貍,尾如牛,
pān tiáo jié xiǎn rú náo hóu.
攀條捷險如猱猴。
jú yòu wèi jiāng lì wèi hóu,
橘柚為漿栗為餱,
jīn ròu bù zú wéi gào yóu.
筋肉不足惟膏油。
shēn jū jiǎn chū shàn zì móu,
深居簡出善自謀,
xún zōng fā kū bìng zhí qiú, xù zū fēn sǎn shēn wéi xiū.
尋蹤發窟并執囚,蓄租分散身為羞。
sōng xīn wǎ zèng zhēng fú fú, yā rù zāo àng féi yù liú,
松薪瓦甑烝浮浮,壓入糟盎肥欲流,
xióng fáng yáng lào zhēn bǐ chóu.
熊肪羊酪真比儔。
yǐn jīn jiāng jǔ xùn hé yóu,
引筋將舉訊何尤,
wú gōng qiè shí rén suǒ chóu.
無功竊食人所仇。
“松薪瓦甑烝浮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