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鄰適與吾廬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鄰適與吾廬便”全詩
草木蕃滋百事足,寒暄淡薄四時同。
東鄰適與吾廬便,西岸遙將岳麓通。
閑游草草無人識,竹杖藤鞋一老翁。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夢中詠西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中詠西湖》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鑿西湖十里中,
肩舟載酒揚輕風。
草木蕃滋百事足,
寒暄淡薄四時同。
東鄰適與吾廬便,
西岸遙將岳麓通。
閑游草草無人識,
竹杖藤鞋一老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夢中詠唱西湖的景色和美麗。詩中展現了西湖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表達了作者對西湖之美的贊美和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在夢中游覽西湖的經歷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西湖的美景和獨特的韻味。下面對每個句子進行分析:
1. "誰鑿西湖十里中":這句話表達了西湖是人工鑿建的,西湖的面積是十里,顯示了作者對西湖的建設和規模的驚嘆。
2. "肩舟載酒揚輕風":這句話描繪了作者坐在船上,載著美酒一邊欣賞湖景,一邊感受微風的輕拂。通過飲酒和乘船的描寫,詩人給讀者展現了一種悠閑自在、快樂愉悅的氛圍。
3. "草木蕃滋百事足":這句話表達了西湖周邊的植被茂盛,草木繁茂,生機勃勃,暗示了大自然的豐富和生命的蓬勃發展。
4. "寒暄淡薄四時同":這句話意味著西湖的氣候溫和宜人,四季如春,沒有嚴寒的冬天,也沒有酷暑的夏天。這表達了作者對西湖氣候的稱贊和喜愛。
5. "東鄰適與吾廬便,西岸遙將岳麓通":這兩句話描繪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東邊的鄰居與詩人的住所相近,西岸的景色通向遙遠的岳麓山。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生活在西湖附近的幸福和自豪感。
6. "閑游草草無人識,竹杖藤鞋一老翁":這句話描繪了作者一個人在西湖閑逛的情景。詩人手持竹杖,腳踏藤鞋,行走在草地上,沒有人認識他。這表達了作者獨自游覽西湖的寧靜和自在,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對獨處的向往。
總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西湖美景的熱愛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的追求。《夢中詠西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鑿西湖十里中,
肩舟載酒揚輕風。
草木蕃滋百事足,
寒暄淡薄四時同。
東鄰適與吾廬便,
西岸遙將岳麓通。
閑游草草無人識,
竹杖藤鞋一老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在夢中贊美和向往西湖的景色和美麗。詩中展示了西湖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西湖之美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在夢中游覽西湖的經歷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西湖的美景和獨特韻味。讓我們逐句進行分析:
1. "誰鑿西湖十里中":這句話表達了西湖是經人工鑿建的,西湖的面積約為十里,顯示了作者對西湖的建設和規模的贊嘆。
2. "肩舟載酒揚輕風":這句話描繪了作者坐在船上,載著美酒,隨著微風漂浮而行。通過飲酒和乘船的描寫,詩人向讀者展示了一種悠閑自在、快樂愉悅的氛圍。
3. "草木蕃滋百事足":這句話表達了西湖周圍的植物茂盛,草木繁茂,生機勃勃,意味著大自然的豐富和生命的蓬勃發展。
4. "寒暄淡薄四時同":這句話意味著西湖的氣候溫和宜人,四季如春,沒有嚴寒的冬天,也沒有酷暑的夏天。這表達了作者對西湖氣候的稱贊和喜愛。
5. "東鄰適與吾廬便,西岸遙將岳麓通":這兩句話描繪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東邊的鄰居與詩人的住所相近,西岸的景色通向遙遠的岳麓山。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生活在西湖附近的幸福和自豪感。
6. "閑游草草無人識,竹杖藤鞋一老翁":這句話描繪了作者獨自在西湖閑逛的情景。詩人手持竹杖,腳踏藤鞋,漫步在草地上,沒有人認識他。這表達了作者獨自游覽西湖的寧靜和自在,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對獨處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西湖美景的熱愛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東鄰適與吾廬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zhōng yǒng xī hú
夢中詠西湖
shuí záo xī hú shí lǐ zhōng, jiān zhōu zài jiǔ yáng qīng fēng.
誰鑿西湖十里中,肩舟載酒揚輕風。
cǎo mù fān zī bǎi shì zú, hán xuān dàn bó sì shí tóng.
草木蕃滋百事足,寒暄淡薄四時同。
dōng lín shì yǔ wú lú biàn, xī àn yáo jiāng yuè lù tōng.
東鄰適與吾廬便,西岸遙將岳麓通。
xián yóu cǎo cǎo wú rén shí, zhú zhàng téng xié yī lǎo wēng.
閑游草草無人識,竹杖藤鞋一老翁。
“東鄰適與吾廬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