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我同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如我同父”全詩
獨行踽踽。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獨行睘睘。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杕杜翻譯及注釋
翻譯
路旁赤棠孤零零,樹葉倒是密密生。獨自流浪好凄清。難道路上沒別人,不如同父兄弟親。嘆息來往過路人,為何不與我親近?兄弟不在無依靠,為何不將我幫襯?
路旁赤棠孤零零,樹葉倒是密又青。獨自流浪多悲辛。難道路上沒別人,不如同姓兄弟親。嘆息來往過路人,為何不與我親近?兄弟不在無依靠,為何不將我幫襯?
注釋
①有杕(dì 地):即“杕杕”,孤立生長貌。杜:木名。赤棠。
②湑(xǔ 許):形容樹葉茂盛。
③踽踽(jǔ 舉):單身獨行、孤獨無依的樣子。
④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說同祖父的族昆弟。
⑤比:親近。
⑥佽(cì 次):資助,幫助。
⑦菁菁:樹葉茂盛狀。
⑧睘睘(qióng 窮):同“煢煢”,孤獨無依的樣子。
⑨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杕杜鑒賞
印度電影《流浪者》中有一首著名插曲《拉茲之歌》,流浪漢拉茲穿街走巷,舉目無親,哀傷地唱道:“到處流浪,到處流浪。我和任何人都沒來往,我看這世界像沙漠。……”那種凄涼,那種幽咽,博得人們灑下一掬同情淚。而當讀者讀到《詩經·唐風》中的《杕杜》時,心情同樣很沉重,因為它也是一首流浪者之歌。當然,它比《拉茲之歌》古老得多。
全詩二章,章九句,復沓章法,二章內容除用韻換字外基本相同。起首“有杕之杜,其葉滑湑”,用孤孤單單的一株赤棠樹起興,與同樣是孤孤單單的一株赤棠樹起興,與同樣是孤孤單單的流浪漢相對照,既相映成趣,又相對生愁。赤棠雖孤單,還有繁茂樹葉作伴,自己卻是“光桿司令”一個,相比之下樹要比人幸運得多。所以這“興”又是“反興”。詩人看到孤樹,佇足留連,忽而覺得同病相憐,忽而嘆人不如樹,感觸紛紜。這種獨特心理感受與流浪者身份相切合,很有典型意義。關于這流浪者的性別,聞一多《風詩類鈔》另有妙詮:“杕杜喻女之未嫁者。《說文》:‘牡曰棠,牝曰杜。’”那末這流浪者竟是一位未婚少女,那就更顯悲哀了。此說可備參考。
起首二句,也可謂“興而賦也”。第三句“獨行踽踽”才是全章的靈魂。整首詩就是描寫一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踽踽獨行者的苦悶嘆息。此句獨立鎖住,不加鋪敘,以少馭多,濃縮了許多顛沛流離的苦境,給人無限想像空間。此句點出了流浪者,成為前后內容的分水嶺,前是流浪者所見,后是流浪者所思。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路上風塵仆仆的行人還是有的,但心為形役,各有各沉重的精神枷鎖與自顧不暇的物質煩惱,沒有人肯去對一個陌路人相濡以沫。這時,流浪者想到了同胞手足的兄弟親情,是“他人”無法比擬和替代的。正如《小雅·常棣》所說:“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親人,家園,不知在何方。異域他鄉的流浪者在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現實中想得很多很多,只能在想像中求得一些慰藉。正如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那小女孩孤苦伶仃,只能劃火柴在光亮中幻想著已上天國的奶奶來呵護自己,心靈感到一絲溫暖。兄弟雖好,畢竟在虛無縹緲中,現實終究是現實,詩人不禁“嗟——”,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這“嗟”字直貫最末副歌式復唱四句。
嘆息的內容很平實淺近,也正是流浪者的最基本需要:行人為什么不來親近我?我沒有兄弟在旁,為什么不來幫助我?孤獨寂寞,呼天搶地,兩個激問中蘊藏著濃重的絕望和憂傷。落難的人猶如落水的人,非常需要救援,可沒有人會來、沒有人能來濟助他。這確實是一聲令人心寒的長嘆。
由此推想,這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或是戰亂,或是饑荒。《小雅·常棣》說:“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死喪禍亂既平清,一家生活也安寧。那時雖有親兄弟,反覺不如朋友親)可作反證。是戰爭使骨肉離散,淪為難民。又《大雅·召旻》:“瘨我饑饉,民卒流亡。”(饑饉遍地災情重,十室九空盡流亡)是災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不管哪種情況,這首抒寫心靈感受的流浪者之歌,通過一個人的命運,向后世真實展示了一幅古代難民的流亡圖,其藝術視角很獨特,給人啟迪。
舊說如《毛詩序》謂“《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為今人所不取;而朱熹《詩集傳》謂此為“無兄弟者自傷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辭”,則差為近之。
杕杜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先秦時代,被認為是一首“閨思詩”,丈夫久役不歸,妻子在家等待,久不得果,心中思念、焦慮至極,于是寫下了這首詩歌排遣。“不如我同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 dù
杕杜
yǒu dì zhī dù, qí yè xū xū.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
dú xíng jǔ jǔ.
獨行踽踽。
qǐ wú tā rén? bù rú wǒ tóng fù.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jiē xíng zhī rén, hú bù bǐ yān? rén wú xiōng dì, hú bù cì yān?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yǒu dì zhī dù, qí yè jīng jīng.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dú xíng qióng qióng.
獨行睘睘。
qǐ wú tā rén? bù rú wǒ tóng xìng.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
jiē xíng zhī rén, hú bù bǐ yān? rén wú xiōng dì, hú bù cì yān?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不如我同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