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敲碎玉落紛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敲碎玉落紛然”全詩
枯榆老柳變精妍,細稍如苗粗如椽。
風敲碎玉落紛然,冰裹槲葉誰雕鐫。
鄰家父老呼東垣,欲沽官酒囊無錢。
我亦強起試一觀,樹稼不見今十年。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木冰》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冰》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病不眠知夜寒,
晨興薄冰滿庭前。
枯榆老柳變精妍,
細稍如苗粗如椽。
風敲碎玉落紛然,
冰裹槲葉誰雕鐫。
鄰家父老呼東垣,
欲沽官酒囊無錢。
我亦強起試一觀,
樹稼不見今十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寒冷的冬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老病困擾下無法入眠的痛苦。詩中的冬夜如冰,庭院上覆蓋著薄薄的一層冰,寒冷的氣息撲面而來。枯榆和老柳樹在冬天中也發生了變化,它們的細枝嫩葉像苗一樣纖細,粗壯的枝干則像梁柱一樣粗大。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風吹拂冰層時的聲音,以及冰裹著的橡樹葉子。這些橡樹葉子在冰的雕刻下,變得脆弱而美麗。與此同時,鄰家的老人們呼喊東垣,表示他們想要購買官方的酒,但卻沒有錢。作者也試圖站起身來,觀察自己的莊稼,然而卻發現自己的莊稼已經十年沒有見到了。
整首詩以寒冷的冬夜為背景,通過描繪庭院上的冰、樹木的變化和鄰家的困境,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自然界的觀察。詩中運用了寓意豐富的意象,如冰、樹木和莊稼,以及對寒冷和貧困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生活困境的感慨。
“風敲碎玉落紛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bīng
木冰
lǎo bìng bù mián zhī yè hán, chén xīng báo bīng mǎn tíng qián.
老病不眠知夜寒,晨興薄冰滿庭前。
kū yú lǎo liǔ biàn jīng yán, xì shāo rú miáo cū rú chuán.
枯榆老柳變精妍,細稍如苗粗如椽。
fēng qiāo suì yù luò fēn rán, bīng guǒ hú yè shuí diāo juān.
風敲碎玉落紛然,冰裹槲葉誰雕鐫。
lín jiā fù lǎo hū dōng yuán, yù gū guān jiǔ náng wú qián.
鄰家父老呼東垣,欲沽官酒囊無錢。
wǒ yì qiáng qǐ shì yī guān, shù jià bú jiàn jīn shí nián.
我亦強起試一觀,樹稼不見今十年。
“風敲碎玉落紛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