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月減一分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頭月減一分圓”全詩
紫陌群游逢酒住,紅裙醉舞向人妍。
且為行樂終今夕,共道重來便隔年。
遙想猖狂夜深處,河沙飛水濕歸韉。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上元後一日觀燈寄王四》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元後一日觀燈寄王四》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城頭月減一分圓,
城里人家萬炬然。
紫陌群游逢酒住,
紅裙醉舞向人妍。
且為行樂終今夕,
共道重來便隔年。
遙想猖狂夜深處,
河沙飛水濕歸韉。
詩詞的中文譯文:
城墻上的月亮減少了一部分圓度,
城里的家家戶戶萬盞燈火閃爍。
在紫陌上,群眾游人遇到了宴飲停留,
紅裙子的女子們醉醺醺地舞蹈,向人們展現美麗。
暫且以行樂至今夜為終點,
共同說道再次回來就要隔上一年。
遙想那狂亂的夜晚,在深夜中,
河沙飛濺的水濕濕的韉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上元節的夜晚景象,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歷正月十五。詩人蘇轍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上元節夜晚的熱鬧和狂歡氛圍。
首先,詩人描述了城頭的月亮減少了一部分圓度,這是因為上元節通常在滿月之后的第一天,月亮開始漸漸缺損。城里的家家戶戶都點亮了燈火,形成了萬盞燈火的壯觀景象,給人以繁華和熱鬧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在紫陌上,人們游玩時遇到了宴飲,停下腳步。紅裙子的女子們醉醺醺地舞蹈,展現出妍麗的風姿。這表達了節日狂歡的氛圍,人們歡聚一堂,共同享受節日的喜悅。
然后,詩人以行樂至今夜為終點,表示對狂歡的暫時結束。大家紛紛表示明年再來,隔年方能再次相聚慶祝上元節。這里體現了人們對節日歡愉時光的珍惜和期待,也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最后,詩人回憶起狂亂的夜晚,想象夜深處的景象。河沙飛濺的水濕了韉帶,這是指游行中馬匹踩踏水沙濺濕了韉帶的情景。這一描寫增加了詩詞的生動感,使讀者更能感受到熱鬧的節日氛圍。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宋代上元節夜晚的熱鬧景象和人們的歡樂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歡愉時光的珍惜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通過詩人的想象和回憶,讀者可以仿佛置身于那個狂歡的夜晚,感受到節日的喜悅和生動的氛圍。
“城頭月減一分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yuán hòu yī rì guān dēng jì wáng sì
上元後一日觀燈寄王四
chéng tóu yuè jiǎn yī fēn yuán, chéng lǐ rén jiā wàn jù rán.
城頭月減一分圓,城里人家萬炬然。
zǐ mò qún yóu féng jiǔ zhù, hóng qún zuì wǔ xiàng rén yán.
紫陌群游逢酒住,紅裙醉舞向人妍。
qiě wèi xíng lè zhōng jīn xī, gòng dào chóng lái biàn gé nián.
且為行樂終今夕,共道重來便隔年。
yáo xiǎng chāng kuáng yè shēn chù, hé shā fēi shuǐ shī guī jiān.
遙想猖狂夜深處,河沙飛水濕歸韉。
“城頭月減一分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