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山中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試問山中人”全詩
東山幾何高,不為太室容。
西山為我低,少室見諸峰。
臨軒一長嘆,隱見由所逢。
試問山中人,二室竟誰雄。
雄雌久已定,分別徐亦空。
可憐汝陽酒,味與上國同。
游心四山外,寄適杯酒中。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望嵩樓》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嵩樓》是蘇轍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綿的山峰包圍著我,將我住所分隔為東西兩部分。東邊的山峰有多高,都無法容納我這個平凡之人。而西邊的山峰相對較低,少室的建筑在眾多峰巒中顯得微不足道。我站在樓前,不禁長長地嘆息,隱隱約約地看到了自己的命運。試問山中的人們,東西兩座樓到底誰更崇高偉大?雄雌的差距早已注定,分別也只是徒然而已。可憐那汝陽酒,味道和上國的美酒相仿。我游離于四座山峰之外,將情感寄托在杯酒之中。
詩意:
《望嵩樓》描繪了作者蘇轍站在嵩山樓前遠眺山峰的景象,通過山峰的高低與自身的處境相對照,表達了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山峰的高低象征了人們的地位和能力,東山高峻,象征著權貴富貴之人,而自己作為平凡之輩只能屈居于西山之下。詩人對此感到苦悶,但也深知這種差距早已注定,分別也只是虛幻的。最后,他將情感投射到汝陽酒中,表達了對逍遙自在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抗衡。
賞析:
《望嵩樓》以嵩山為背景,通過山峰的高低差異展示了社會等級和命運的不同。詩人蘇轍以自身平凡的身份對比山峰,表達了對現實困境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中的對比手法生動形象,通過東西兩座樓的高低差距,以及山中人的雄雌分別,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等級差距和命運不平等的痛感。最后,他將情感寄托在汝陽酒中,表達了對逍遙自在、超越現實的向往。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通過對山峰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命運的思索和對現實的反思,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試問山中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sōng lóu
望嵩樓
lián shān zhāng wú běi, èr shì fēn xī dōng.
連山鄣吾北,二室分西東。
dōng shān jǐ hé gāo, bù wéi tài shì róng.
東山幾何高,不為太室容。
xī shān wèi wǒ dī, shǎo shì jiàn zhū fēng.
西山為我低,少室見諸峰。
lín xuān yī cháng tàn, yǐn jiàn yóu suǒ féng.
臨軒一長嘆,隱見由所逢。
shì wèn shān zhōng rén, èr shì jìng shuí xióng.
試問山中人,二室竟誰雄。
xióng cí jiǔ yǐ dìng, fēn bié xú yì kōng.
雄雌久已定,分別徐亦空。
kě lián rǔ yáng jiǔ, wèi yǔ shàng guó tóng.
可憐汝陽酒,味與上國同。
yóu xīn sì shān wài, jì shì bēi jiǔ zhōng.
游心四山外,寄適杯酒中。
“試問山中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