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垂老郎潛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馮唐垂老郎潛後”全詩
解組同歸榮故國,剖符仍得奉安輿。
家聲未替三公舊,葬客應傾數郡車。
德映閨門人莫見,埋文子細列幽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章氏郡君挽詞》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章氏郡君挽詞》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馮唐老去,郎潛已逝;
李白風流事業已經結束。
解組歸來,榮歸故國;
剖符仍舊,奉安輿。
家聲未能代替三公的舊日之榮譽,
他的葬禮將會吸引無數的車馬。
他的美德照耀著家門,然而沒有人能見到;
他的文學才華默默地葬在幽墟之中。
詩意:
《章氏郡君挽詞》描繪了一位郡君的離世和他在人世間的輝煌。馮唐、郎潛和李白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們代表了一段輝煌的時代。然而,時光流轉,他們的風流事業已成過去,留給后人的只有回憶和敬仰。詩人通過描述郡君的離世和他的葬禮,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英雄們的敬意和追憶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展現了一種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思念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詩人通過提及馮唐、郎潛和李白這些歷史上的名人,將郡君與他們聯系在一起,凸顯了他的輝煌和崇高的地位。詩中的"解組"和"剖符"表明郡君在歸國后依然保留著儀仗和封號,展示了他在政治和社會地位上的榮譽。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對家族聲望的關注,表達了對家族榮譽的渴望和不舍。最后,詩人以"埋文子細列幽墟"來描述郡君的文學才華埋沒在荒廢的墟墓之中,表達了他對郡君才華悲哀的心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逝去時光和英雄人物的追憶,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代和英雄們的敬意和思念。它以簡潔的語言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示了蘇轍深沉的情感和對歷史的思考。
“馮唐垂老郎潛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shì jùn jūn wǎn cí
章氏郡君挽詞
féng táng chuí lǎo láng qián hòu, lǐ bái fēng liú bà zhí yú.
馮唐垂老郎潛後,李白風流罷直余。
jiě zǔ tóng guī róng gù guó, pōu fú réng dé fèng ān yú.
解組同歸榮故國,剖符仍得奉安輿。
jiā shēng wèi tì sān gōng jiù, zàng kè yīng qīng shù jùn chē.
家聲未替三公舊,葬客應傾數郡車。
dé yìng guī mén rén mò jiàn, mái wén zǐ xì liè yōu xū.
德映閨門人莫見,埋文子細列幽墟。
“馮唐垂老郎潛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