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渡江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照渡江人”全詩
魚驚出浦火,月照渡江人。
清鏡催雙鬢,滄波寄一身。
空憐莎草色,長接故園春。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泊揚子江岸》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泊揚子江岸》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映南徐暮,
千帆入古津。
魚驚出浦火,
月照渡江人。
清鏡催雙鬢,
滄波寄一身。
空憐莎草色,
長接故園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停泊在揚子江岸邊的景象。夕陽映照著南徐山,千帆穿過古老的渡口。魚兒受到船只的驚擾,從水中躍出,猶如火花一般。明亮的月光照耀著江上行人。作者抬頭看著鏡子,發現自己的雙鬢已經斑白,滄桑的波濤寄托著他的一生。他空虛地憐惜著莎草的顏色,長久地接連著思念故園的春天。
賞析:
這首詩以揚子江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江邊的景象以及自己內心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故園思念的情感。詩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通過細膩的描寫,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和情感共鳴。
首先,詩人運用了山映、千帆、魚驚、月照等生動的詞語,描繪了江邊壯麗的景色。夕陽的余暉映照著南徐山,猶如山水畫一般美麗。千帆穿過古津,象征著江上繁忙的船只往來,使整個場景更加生動。
其次,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魚驚、月照渡江人等形象,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生的瞬息萬變。魚兒受到船只的驚擾,躍出水面,形成一幅幅瞬間的畫面。明亮的月光照耀著渡江的行人,暗示著人們在時光中匆匆流轉。
最后,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形象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故園思念的感慨。詩人看著鏡子,發現自己的雙鬢已經斑白,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經歷。他感慨滄桑的波濤承載著他的一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故園鄉愁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揚子江的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故園思念的情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不僅能感受到江邊景色的壯麗,還能深入體驗到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故園鄉愁的思念之情。
“月照渡江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ō yáng zǐ jiāng àn
泊揚子江岸
shān yìng nán xú mù, qiān fān rù gǔ jīn.
山映南徐暮,千帆入古津。
yú jīng chū pǔ huǒ, yuè zhào dù jiāng rén.
魚驚出浦火,月照渡江人。
qīng jìng cuī shuāng bìn, cāng bō jì yī shēn.
清鏡催雙鬢,滄波寄一身。
kōng lián suō cǎo sè, zhǎng jiē gù yuán chūn.
空憐莎草色,長接故園春。
“月照渡江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