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至今人不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城至今人不住”全詩
驊騮服箱驂盜驪,巡城三匝漫不知。
帳中晝夢日繞壁,驚起知是黃須兒。
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過。
遺矢如冰去已遙,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驚走風蕭蕭。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湖陰曲》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陰曲》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虎在洞穴里休息的場景,獵人不敢靠近觀察。蘇轍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
詩詞中的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湖陰曲》
老虎穴中臥,獵夫不敢窺。
驊騮服箱驂盜驪,巡城三匝漫不知。
帳中晝夢日繞壁,驚起知是黃須兒。
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過。
遺矢如冰去已遙,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驚走風蕭蕭。
詩詞的中文譯文:
老虎在洞穴里休息,獵人不敢窺視。
高貴的駿馬、華麗的馬鞍、盜墓的走馬燈,巡城三圈一片茫然。
帳篷中的白晝夢環繞著壁幕,驚醒后才發現是一名黃須兒。
馬鞭上掛著七種寶石,猛士徘徊無法越過。
射出的箭矢像冰一樣遠去,明天神兵將降臨紅霞之上。
荒城至今仍無人居住,孤獨的兔子驚慌地奔逃,風聲蕭蕭。
詩意和賞析:
《湖陰曲》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揭示了自然界中大自然的威力和人類的渺小與無奈。老虎作為自然界中的頂級猛獸,它的存在使獵人們膽怯,不敢貿然接近。通過描繪駿馬、馬鞍和盜墓的走馬燈等形象,詩人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景象,以此凸顯了大自然的神秘和不可捉摸的一面。
詩詞中的黃須兒是一個引人遐想的形象,他的出現喚起了詩人對現實與夢幻之間的界限的思考。在夢中,人們往往難以分辨真實與虛幻,當驚醒后才發現真相。這種對真實與虛幻的辨別和覺醒的意象,引發了人們對生活本質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詩詞的結尾將注意力轉向了荒城和孤獨的兔子。荒城的存在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光陰的荏苒,人們已經不再居住在這座城市。孤獨的兔子在風聲中驚慌奔逃,也讓人感受到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這些意象呼應了詩詞開篇的老虎穴,通過對自然界和人類命運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虛幻與現實的關注。
《湖陰曲》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生動形象,以及對現實與夢幻、生命與命運的思考,展示了蘇轍對人與自然、人生與命運的深刻洞察和感悟。詩詞中的意象和情感融合在一起,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對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生命的反思。
“荒城至今人不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yīn qū
湖陰曲
lǎo hǔ xué zhōng wò, liè fū bù gǎn kuī.
老虎穴中臥,獵夫不敢窺。
huá liú fú xiāng cān dào lí, xún chéng sān zā màn bù zhī.
驊騮服箱驂盜驪,巡城三匝漫不知。
zhàng zhōng zhòu mèng rì rào bì, jīng qǐ zhī shì huáng xū ér.
帳中晝夢日繞壁,驚起知是黃須兒。
mǎ biān qī bǎo liú dào zuǒ, měng shì pái huái bù néng guò.
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過。
yí shǐ rú bīng qù yǐ yáo, míng rì shén bīng xià chì xiāo.
遺矢如冰去已遙,明日神兵下赤霄。
huāng chéng zhì jīn rén bú zhù, gū tù jīng zǒu fēng xiāo xiāo.
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驚走風蕭蕭。
“荒城至今人不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