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我疏蕪豈足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顧我疏蕪豈足編”全詩
他日杜陵詩集里,韋迢略見兩三篇。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毛君見督和詩》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毛君見督和詩》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新詩落紙一城傳,
顧我疏蕪豈足編。
他日杜陵詩集里,
韋迢略見兩三篇。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以次韻回應毛君見所作的《督和詩》。蘇轍表示自己剛創作的新詩一經傳世,就會被廣泛流傳,而他自己的一些散漫的作品可能不足以編入詩集。他希望將來在杜陵的詩集中,能夠略微看到自己的兩三首作品。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自己詩作流傳和地位的一種思考和期望。首句“新詩落紙一城傳”意味著蘇轍的新詩一經問世,就會被傳遍整個城市,顯示了他對自己作品的自信和獨特的風格。然而,接下來的兩句“顧我疏蕪豈足編,他日杜陵詩集里”表達了他對自己散漫的作品可能無法被編入詩集的擔憂和憂慮。最后兩句“韋迢略見兩三篇”則是蘇轍希望將來在杜陵的詩集中,能夠略微看到自己的兩三首作品。整首詩詞通過對自己創作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表達了蘇轍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對自己作品的渴望被后人所珍重。
“顧我疏蕪豈足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máo jūn jiàn dū hè shī
次韻毛君見督和詩
xīn shī luò zhǐ yī chéng chuán, gù wǒ shū wú qǐ zú biān.
新詩落紙一城傳,顧我疏蕪豈足編。
tā rì dù líng shī jí lǐ, wéi tiáo lüè jiàn liǎng sān piān.
他日杜陵詩集里,韋迢略見兩三篇。
“顧我疏蕪豈足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