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濛濛江霧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細雨濛濛江霧昏”全詩
賣鹽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勞賦北門。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馮弋同年》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馮弋同年》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細雨濛濛江霧昏,
The drizzle is fine, the mist over the river is thick and the day is dim,
坐曹聊且免泥奔。
Sitting and chatting with friends, I temporarily avoid the rush in the muddy road.
賣鹽酤酒知同病,
Selling salt and brewing wine, we share the same difficulties,
一笑何勞賦北門。
A smile is enough, no need to burden oneself with official duties.
詩詞描繪了一個雨天的景象,細雨紛飛、江霧彌漫,天色昏暗。詩人蘇轍坐在室內,與朋友聊天,暫時避免了奔波在泥濘的道路上。他們都是以賣鹽和釀酒為業的人,同樣面臨著相似的困境和艱辛。然而,詩人認為只需一笑,就足以應對一切,無需去賦詩作文來追求功名和地位。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淡泊名利、不愿追逐權勢的心態。他與朋友坐在室內,遠離喧囂和浮華,以平淡的心態面對生活。通過描述雨天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狀態,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情懷和追求內心平靜的態度。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淡泊名利的思想,展現了宋代士人的風范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心境與外在環境相結合,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這首詩詞在藝術上具有簡練、清新的風格,傳達了詩人對平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內心寧靜的理念。
“細雨濛濛江霧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éng yì tóng nián
次韻馮弋同年
xì yǔ méng méng jiāng wù hūn, zuò cáo liáo qiě miǎn ní bēn.
細雨濛濛江霧昏,坐曹聊且免泥奔。
mài yán gū jiǔ zhī tóng bìng, yī xiào hé láo fù běi mén.
賣鹽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勞賦北門。
“細雨濛濛江霧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