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訪我二大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中訪我二大士”全詩
雪中訪我二大士,試問此雪従何來。
君不見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見臘月幽谷寒花開。
紛然變化一彈指,不妨明鏡無纖埃。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雪中洞山黃蘗二禪師相訪》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中洞山黃蘗二禪師相訪》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和二位禪師在雪中相會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南氣暖冬未回,
北風吹雪真快哉。
雪中訪我二大士,
試問此雪從何來。
君不見六月赤日起冰雹,
又不見臘月幽谷寒花開。
紛然變化一彈指,
不妨明鏡無纖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日,江南地區的氣溫本應該溫暖,但北風卻吹來了大雪。在這場雪中,作者被兩位禪師來訪,他好奇地詢問這場雪是從何而來。作者提到了兩個對比的情景,六月的炎熱天氣下出現了冰雹,臘月的嚴寒之中卻有幽谷中的花朵綻放。這些景象的變化如同一瞬間,但明鏡卻沒有一絲塵埃,暗指禪者心境的凈化。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冬日的雪景和禪師的訪問,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幻、人心凈化的思考。
首先,詩人以江南地區本應溫暖的氣候卻遭遇北風吹雪的情景為開篇,突出了自然界的反常現象,引起讀者的注意。這種對冬季氣候的描寫,暗示了人世間的變幻無常,讓人思考人生的起伏和不確定性。
其次,詩人描述了兩位禪師在雪中來訪的情景,以雪景作為禪師的背景,突出了他們的超凡境界。詩人對禪師的訪問提出了一個問題:“試問此雪從何而來”,這是對自然界變化的好奇與思考,也是對禪師智慧與見解的欽佩。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禪宗思想的敬仰和對禪師智慧的追求。
最后,詩人運用六月起冰雹和臘月寒花開的對比,強調了世事的瞬息萬變。這種變化如同一彈指間的轉瞬即逝,但明鏡卻沒有一絲塵埃,表達了禪宗追求內心的凈化和超脫塵囂的理念。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變化為線索,通過描寫禪師與雪景的對比,表達了對禪宗思想的推崇和對凈化心靈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冬日的雪景和禪師的訪問,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幻、人心凈化的思考,展現了蘇轍對禪宗思想的推崇和對凈化心靈的渴望。
“雪中訪我二大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zhōng dòng shān huáng niè èr chán shī xiāng fǎng
雪中洞山黃蘗二禪師相訪
jiāng nán qì nuǎn dōng wèi huí, běi fēng chuī xuě zhēn kuài zāi.
江南氣暖冬未回,北風吹雪真快哉。
xuě zhōng fǎng wǒ èr dà shì, shì wèn cǐ xuě cóng hé lái.
雪中訪我二大士,試問此雪従何來。
jūn bú jiàn liù yuè chì rì qǐ bīng báo, yòu bú jiàn là yuè yōu gǔ hán huā kāi.
君不見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見臘月幽谷寒花開。
fēn rán biàn huà yī tán zhǐ, bù fáng míng jìng wú xiān āi.
紛然變化一彈指,不妨明鏡無纖埃。
“雪中訪我二大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