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牙收細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牙收細茗”全詩
舊友頻相問,村酤獨未醒。
山牙收細茗,江實得流萍。
頗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陳師仲主簿見寄》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陳師仲主簿見寄》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朽株難刻書,
枯葉任凋零。
舊友頻相問,
村酤獨未醒。
山牙收細茗,
江實得流萍。
頗似申屠子,
都忘足被刑。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蘇轍心境的變化和對逝去時光的思考。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寓言的手法,通過描繪朽木難以雕刻文字、枯葉紛紛凋零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在歲月中逐漸消逝的感嘆。同時,詩中還呈現了作者與舊友相見,村落的寧靜和自己在喧囂中的孤獨,以及對山水茶酒和江河漂泊的感悟。最后兩句以申屠子忘記被刑的寓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遺忘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凝練的意象展現了蘇轍獨特的感慨和思考。通過描寫朽木難刻、枯葉凋零,作者將自然景物與人生的短暫與無常相結合,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舊友頻相問、村酤獨未醒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在喧囂世界中的孤獨和迷茫,以及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山牙收細茗、江實得流萍的描繪,通過山水茶酒和江河漂泊的意象,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悟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兩句以申屠子忘記被刑的寓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遺忘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和寓言手法,展現了作者內心世界的變化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山牙收細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én shī zhòng zhǔ bù jiàn jì
次韻陳師仲主簿見寄
xiǔ zhū nán kè shū, kū yè rèn diāo líng.
朽株難刻書,枯葉任凋零。
jiù yǒu pín xiāng wèn, cūn gū dú wèi xǐng.
舊友頻相問,村酤獨未醒。
shān yá shōu xì míng, jiāng shí dé liú píng.
山牙收細茗,江實得流萍。
pō shì shēn tú zi, dōu wàng zú bèi xíng.
頗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山牙收細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