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賣鹽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年賣鹽酒”全詩
城東古道場,蕭瑟寒松姿。
出游誠偶爾,相逢亦不期。
酉軒吳越僧,弛擔未多時。
言住西湖中,巖谷涵清漪。
卻背閭井喧,曲盡水石奇。
昔年蘇夫子,杖屨無不之。
三百六十寺,處處題清詩。
麋鹿盡相識,況乃比丘師。
辯凈二老人,精明吐琉璃。
笑言每忘去,蒲褐相依隨。
門人幾杖立,往往聞談詞。
風云一解散,變化何不為。
辯入三昧火,卯塔長松欹。
凈老不復出,麈尾清風施。
蘇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
空存壁間字,郁屈蟠蛟螭。
知我即兄弟,微官此棲遲。
問何久自苦,五斗寧免饑。
俯首笑不答,且爾聊敖嬉。
我兄次公狂,我復長康癡。
反復自為計,定知山中宜。
但欲畢婚娶,每為故人疑。
君歸漫灑掃,野鶴非長羈。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五年賣鹽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yóu dà yú jiàn yú háng míng yǎ zhào shī jiù shí zi zhān néng yán xī hú jiù
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子瞻能言西湖舊
wǔ nián mài yán jiǔ, shèng shì bù fù zhī.
五年賣鹽酒,勝事不復知。
chéng dōng gǔ dào chǎng, xiāo sè hán sōng zī.
城東古道場,蕭瑟寒松姿。
chū yóu chéng ǒu ěr, xiāng féng yì bù qī.
出游誠偶爾,相逢亦不期。
yǒu xuān wú yuè sēng, chí dān wèi duō shí.
酉軒吳越僧,弛擔未多時。
yán zhù xī hú zhōng, yán gǔ hán qīng yī.
言住西湖中,巖谷涵清漪。
què bèi lǘ jǐng xuān, qū jǐn shuǐ shí qí.
卻背閭井喧,曲盡水石奇。
xī nián sū fū zǐ, zhàng jù wú bù zhī.
昔年蘇夫子,杖屨無不之。
sān bǎi liù shí sì, chǔ chù tí qīng shī.
三百六十寺,處處題清詩。
mí lù jǐn xiāng shí, kuàng nǎi bǐ qiū shī.
麋鹿盡相識,況乃比丘師。
biàn jìng èr lǎo rén, jīng míng tǔ liú lí.
辯凈二老人,精明吐琉璃。
xiào yán měi wàng qù, pú hè xiāng yī suí.
笑言每忘去,蒲褐相依隨。
mén rén jǐ zhàng lì, wǎng wǎng wén tán cí.
門人幾杖立,往往聞談詞。
fēng yún yī jiě sàn, biàn huà hé bù wéi.
風云一解散,變化何不為。
biàn rù sān mèi huǒ, mǎo tǎ cháng sōng yī.
辯入三昧火,卯塔長松欹。
jìng lǎo bù fù chū, zhǔ wěi qīng fēng shī.
凈老不復出,麈尾清風施。
sū gōng dé zuì qù, bù yī fú shuāng zī.
蘇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
kōng cún bì jiān zì, yù qū pán jiāo chī.
空存壁間字,郁屈蟠蛟螭。
zhī wǒ jí xiōng dì, wēi guān cǐ qī chí.
知我即兄弟,微官此棲遲。
wèn hé jiǔ zì kǔ, wǔ dǒu níng miǎn jī.
問何久自苦,五斗寧免饑。
fǔ shǒu xiào bù dá, qiě ěr liáo áo xī.
俯首笑不答,且爾聊敖嬉。
wǒ xiōng cì gōng kuáng, wǒ fù cháng kāng chī.
我兄次公狂,我復長康癡。
fǎn fù zì wèi jì, dìng zhī shān zhōng yí.
反復自為計,定知山中宜。
dàn yù bì hūn qǔ, měi wèi gù rén yí.
但欲畢婚娶,每為故人疑。
jūn guī màn sǎ sǎo, yě hè fēi zhǎng jī.
君歸漫灑掃,野鶴非長羈。
“五年賣鹽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