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甃涵云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甃涵云液”全詩
汲花攢點罷,灑霧喚班初。
龍餅煎無數,螭研滴有余。
従官方醉飽,一酌解清虛。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王欽臣秘監英殿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欽臣秘監英殿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甃涵云液,
銅瓶響玉除。
汲花攢點罷,
灑霧喚班初。
龍餅煎無數,
螭研滴有余。
従官方醉飽,
一酌解清虛。
中文譯文:
碧玉般的井壁蓄滿了清澈的云霧,
銅瓶中的水滴聲響徹如玉器清脆。
汲取花朵的芬芳,點綴完畢,
灑下薄霧,喚醒了熟睡的官員們。
燒制的龍餅數不盡,
研磨的辟邪螭龍石滴下余香。
隨從官員們品嘗美食,飽餐一頓,
舉起酒杯,解除內心的煩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秘監英殿井中的景象為主題,展現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詩人用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雅致的場景,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新寧靜的美感。
首先,碧玉般的井壁蓄滿了清澈的云霧,給人一種清新、涼爽的感覺,讓人聯想到寧靜的山水之間。銅瓶中的水滴聲如同玉器的清脆聲音,更增添了一份寧靜和雅致。
接著,詩中描述了汲取花朵芬芳的過程,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追求。灑下薄霧喚醒了熟睡的官員們,意味著一天的開始,也象征著希望和活力的到來。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龍餅和辟邪螭龍石。龍餅是一種精美的糕點,煎制的龍餅數不盡,暗示了豐富的美食。螭龍石是一種被用于辟邪驅邪的寶石,研磨后滴下香味。官員們享用美食、品味美酒,一酌之間解除內心的煩憂,表達了享受生活、放松身心的愿景。
整首詩以清新雅致的描寫,展示了一個寧靜祥和的場景,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同時也表達了享受生活和舒緩壓力的態度。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形象,將讀者帶入一個美好的意境,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和愉悅的心境。
“碧甃涵云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qīn chén mì jiān yīng diàn jǐng
次韻王欽臣秘監英殿井
bì zhòu hán yún yè, tóng píng xiǎng yù chú.
碧甃涵云液,銅瓶響玉除。
jí huā zǎn diǎn bà, sǎ wù huàn bān chū.
汲花攢點罷,灑霧喚班初。
lóng bǐng jiān wú shù, chī yán dī yǒu yú.
龍餅煎無數,螭研滴有余。
cóng guān fāng zuì bǎo, yī zhuó jiě qīng xū.
従官方醉飽,一酌解清虛。
“碧甃涵云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