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甚新陽發舊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易甚新陽發舊莖”全詩
漸喜一杯好留客,未應五斗似當時。
口中舌在時聞句,雪里心安不問師。
去臥淮陽従病守,功名他日許君期。
老去生經廢不行,鏡中白發見空驚。
解將沖氣通枯指,易甚新陽發舊莖。
一悟少年難久恃,不妨多病卻長生。
文章繆忝追前輩,服食従來亦強名。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張君病起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張君病起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壯年得疾勢能支,
不廢霜螯左手持。
漸喜一杯好留客,
未應五斗似當時。
口中舌在時聞句,
雪里心安不問師。
去臥淮陽従病守,
功名他日許君期。
老去生經廢不行,
鏡中白發見空驚。
解將沖氣通枯指,
易甚新陽發舊莖。
一悟少年難久恃,
不妨多病卻長生。
文章繆忝追前輩,
服食従來亦強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蘇轍壯年時得病的情景,并表達了他對康復的期望和不斷追求成就的決心。詩中展現了作者面對身體的疾病時的堅韌和樂觀心態,以及對于病痛不應妨礙自己追求文學成就的信念。
賞析:
該詩詞以蘇轍自身的親身經歷為背景,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情感。首先,作者表達了在年輕力壯的時候遭受疾病折磨的情況,但他并不因此放棄,仍然堅定地用左手持著筆,表明他對文學創作的執著。其次,作者逐漸發現與客人交流的樂趣,認識到酒宴上的歡樂和交談能夠帶來心靈的慰藉,與年輕時的豪情壯志相比,他感到略有遺憾。然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言辭的追求,他在口中默誦詩句,心中卻不問教師,意味著他在雪地中心靈得到了寧靜和滿足。接著,作者描述了自己病中守在淮陽(地名)的情景,表示自己將來有望在功名上有所成就,并承諾將來會實現自己的承諾。然后,作者描繪了老去后身體的衰弱,白發在鏡中的映照讓他感到驚訝和空虛。但他提到了通過調理身體和養生的方法,他的體力將恢復,發際線上的新陽發將重新生長。最后,作者領悟到年輕時的才華難以長久依靠,因此他認為多病不妨礙他在文學上長久生存。他自省自勉,表示自己將繼續努力并追隨前輩的文學成就,同時也相信服用藥物和飲食調理也能夠對身體有所幫助。
這首詩詞通過對疾病和康復、追求成就和堅持信念的描繪,展現了蘇轍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文學的執著追求,同時也體現了對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易甚新陽發舊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jūn bìng qǐ èr shǒu
次韻張君病起二首
zhuàng nián dé jí shì néng zhī, bù fèi shuāng áo zuǒ shǒu chí.
壯年得疾勢能支,不廢霜螯左手持。
jiàn xǐ yī bēi hǎo liú kè, wèi yīng wǔ dǒu shì dāng shí.
漸喜一杯好留客,未應五斗似當時。
kǒu zhōng shé zài shí wén jù, xuě lǐ xīn ān bù wèn shī.
口中舌在時聞句,雪里心安不問師。
qù wò huái yáng cóng bìng shǒu, gōng míng tā rì xǔ jūn qī.
去臥淮陽従病守,功名他日許君期。
lǎo qù shēng jīng fèi bù xíng, jìng zhōng bái fà jiàn kōng jīng.
老去生經廢不行,鏡中白發見空驚。
jiě jiāng chōng qì tōng kū zhǐ, yì shén xīn yáng fā jiù jīng.
解將沖氣通枯指,易甚新陽發舊莖。
yī wù shào nián nán jiǔ shì, bù fáng duō bìng què cháng shēng.
一悟少年難久恃,不妨多病卻長生。
wén zhāng móu tiǎn zhuī qián bèi, fú shí cóng lái yì qiáng míng.
文章繆忝追前輩,服食従來亦強名。
“易甚新陽發舊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