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欲遷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家欲遷去”全詩
東家欲遷去,余積尚可捐。
一費豈不病,百口儻獲安。
田家伐榆棗,賦役輸緡錢。
長大可雙棟,瑣細堪尺椽。
生理付兒曹,老幸食且眠。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閉居五詠其四買宅》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閉居五詠其四買宅》是蘇轍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東家欲遷去,余積尚可捐。
一費豈不病,百口儻獲安。
田家伐榆棗,賦役輸緡錢。
長大可雙棟,瑣細堪尺椽。
生理付兒曹,老幸食且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狀態。詩人老了,一直沒有自己的住處,他的子弟們勸他買房子。然而,他的東家打算遷走,所以他決定將積蓄捐出來。雖然花費會有些痛苦,但是能夠讓百口之家得到安定。他提到田家砍伐榆棗樹,繳納賦稅,輸送錢財。他希望能有一個寬敞的房子,即使是瑣碎的細節也能容納下。他將生活的瑣事托付給兒子,老了之后能夠吃飽飯,安心入眠。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的隱居心情和對家園的渴望。詩人年老,但一直沒有自己的住處,這體現了他隱逸的生活態度。他并不追求富貴,愿意將積蓄捐出來,為百口之家創造安定和幸福。他對自然環境的關注也可見一斑,提到田家伐樹和繳納賦稅。詩中渴望擁有一個寬敞的房子,展示了他對舒適居住環境的向往。最后,他將瑣碎的生活瑣事交給兒子,體現了他對家庭的責任和對晚年生活的簡樸期望。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隱居生活的態度和對家庭溫暖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樸素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對隱逸生活和家園的情感。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對自然環境的關心,以及對家庭和人生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流露出深深的人情味和哲理意蘊,值得品味和賞析。
“東家欲遷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jū wǔ yǒng qí sì mǎi zhái
閉居五詠其四買宅
wǒ lǎo wèi yǒu zhái, zhū zǐ yǐ wéi yán.
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dōng jiā yù qiān qù, yú jī shàng kě juān.
東家欲遷去,余積尚可捐。
yī fèi qǐ bù bìng, bǎi kǒu tǎng huò ān.
一費豈不病,百口儻獲安。
tián jiā fá yú zǎo, fù yì shū mín qián.
田家伐榆棗,賦役輸緡錢。
zhǎng dà kě shuāng dòng, suǒ xì kān chǐ chuán.
長大可雙棟,瑣細堪尺椽。
shēng lǐ fù ér cáo, lǎo xìng shí qiě mián.
生理付兒曹,老幸食且眠。
“東家欲遷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