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存未免人先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情存未免人先得”全詩
謀食旋遭芳餌誤,求安仍值積薪遮。
情存未免人先得,欲盡要令物莫加。
身似虛舟任千里,世間何處有罦置。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車浮》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車浮》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寒魚得汕便為家,
兩兩方舟載小車。
謀食旋遭芳餌誤,
求安仍值積薪遮。
情存未免人先得,
欲盡要令物莫加。
身似虛舟任千里,
世間何處有罦置。
詩意:
這首詩以寒魚為主題,表達了一種生存和求安的哲理。詩中的寒魚是指一種寒冷季節里常見的魚類,它們在汕水中安家落戶。詩人通過寒魚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對于生命的感悟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寒魚的生存狀態,寓意深遠。首先,詩中的寒魚選擇在汕水中安家,表現了生命的頑強和適應能力。它們以兩只船為住所,船上載著小車,暗示著它們的生活簡樸而有序。
然而,詩中也揭示了寒魚在謀求食物時遭遇的困境。它們原本謀求的食物被誘騙誤入陷阱,這種情況與人類在現實生活中的遭遇產生了共鳴。在追求生存和安全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意外和困境。
詩中提到的積薪遮阻了寒魚的求安之路,可理解為人們在追求安穩生活時所面臨的各種阻礙和困境。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索。
詩詞的后半部分強調了情感、欲望以及個體在世界中的微小。詩中提到情感存在時難免會被他人先得,欲望盡力追求卻不能無止境地追求物質,以及個體在世間如同虛舟,任憑命運驅使,無法尋找到真正的歸宿。
整首詩以簡潔、樸實的詞句展現了寒魚的生存境遇和人生哲理,通過對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描繪,詩人呈現了人類在追求生存和安穩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和思考,給人以啟發和反思。
“情存未免人先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ē fú
車浮
hán yú dé shàn biàn wèi jiā, liǎng liǎng fāng zhōu zài xiǎo chē.
寒魚得汕便為家,兩兩方舟載小車。
móu shí xuán zāo fāng ěr wù, qiú ān réng zhí jī xīn zhē.
謀食旋遭芳餌誤,求安仍值積薪遮。
qíng cún wèi miǎn rén xiān dé, yù jǐn yào lìng wù mò jiā.
情存未免人先得,欲盡要令物莫加。
shēn shì xū zhōu rèn qiān lǐ, shì jiān hé chǔ yǒu fú zhì.
身似虛舟任千里,世間何處有罦置。
“情存未免人先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