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亦何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昧亦何有”全詩
心無出入異,三昧亦何有。
晴窗午陰轉,坐睡一何久。
頹然擁褐身,剝啄叩門手。
褰帷顧我笑,疑我困宿酒。
不知吾喪我,冰消不遺壽。
空虛無一物,彼物自枯朽。
夢中得靈藥,此藥從誰受。
侵尋入四支,欲洗自無垢。
從今百不欠,只欠歸田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二午窗坐睡》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二午窗坐睡》是蘇轍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定中龍眠膝,
定起柳生肘。
心無出入異,
三昧亦何有。
晴窗午陰轉,
坐睡一何久。
頹然擁褐身,
剝啄叩門手。
褰帷顧我笑,
疑我困宿酒。
不知吾喪我,
冰消不遺壽。
空虛無一物,
彼物自枯朽。
夢中得靈藥,
此藥從誰受。
侵尋入四支,
欲洗自無垢。
從今百不欠,
只欠歸田叟。
詩意:
這首詩以主人公在午后坐著睡覺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探討了人生的虛無和追求真諦的困境,以及返璞歸真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個午后的安靜場景。詩中的龍、柳等形象隱喻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迷茫。作者表達了對心靈境界的思考,認為心無出入之時,才能達到真正的安寧和自在。然而,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和紛擾使得心境難以達到這種境界。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虛無和追求的思考。作者感到自己的身體和思想都處于一種頹廢和空虛的狀態,而他所欠缺的并不是物質財富,而是回歸樸實的農田生活。詩的最后一句"只欠歸田叟"表達了作者渴望回歸自然、追求內心真諦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學的一面。它表達了對于心靈的追求和對于物質追逐的反思,讓讀者對人生的本質和價值進行思考。
“三昧亦何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zhé jū sān shì qí èr wǔ chuāng zuò shuì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二午窗坐睡
dìng zhōng lóng mián xī, dìng qǐ liǔ shēng zhǒu.
定中龍眠膝,定起柳生肘。
xīn wú chū rù yì, sān mèi yì hé yǒu.
心無出入異,三昧亦何有。
qíng chuāng wǔ yīn zhuǎn, zuò shuì yī hé jiǔ.
晴窗午陰轉,坐睡一何久。
tuí rán yōng hè shēn, bāo zhuó kòu mén shǒu.
頹然擁褐身,剝啄叩門手。
qiān wéi gù wǒ xiào, yí wǒ kùn sù jiǔ.
褰帷顧我笑,疑我困宿酒。
bù zhī wú sàng wǒ, bīng xiāo bù yí shòu.
不知吾喪我,冰消不遺壽。
kōng xū wú yī wù, bǐ wù zì kū xiǔ.
空虛無一物,彼物自枯朽。
mèng zhōng de líng yào, cǐ yào cóng shuí shòu.
夢中得靈藥,此藥從誰受。
qīn xún rù sì zhī, yù xǐ zì wú gòu.
侵尋入四支,欲洗自無垢。
cóng jīn bǎi bù qiàn, zhǐ qiàn guī tián sǒu.
從今百不欠,只欠歸田叟。
“三昧亦何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