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亂馬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奔騰亂馬牛”全詩
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
洶涌山方壞,澄清練不收。
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一白鷺亭》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一白鷺亭》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鷺洲前水,奔騰亂馬牛。
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
洶涌山方壞,澄清練不收。
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
譯文:
白鷺亭前的水面波濤洶涌,奔騰的水流像奔馬和牛一樣狂亂。
高聳的亭子仿佛欲動一般,離去的船只看起來毫無憂愁。
洶涌的水流沖擊著山峰,澄清的練水卻無法收回。
中秋時節,誰在這里?明亮的月光灑滿了整個城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景色壯麗的金陵(現今南京)景觀,以及中秋時節的美景。詩人以巧妙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他對這個地方的深深喜愛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
首先,詩人描繪了白鷺洲前的水面,形容水流洶涌奔騰,猶如馬和牛一樣狂躁,展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機。接著,他描述了亭子的高聳,給人一種仿佛亭子隨時都要動起來的錯覺,增添了一種神秘感和動感。
然后,詩人通過描述離去的船只毫無憂愁的樣子,暗示了這個地方的寧靜和安寧。雖然水流洶涌,但船只卻能夠安全地穿行其中,暗示了人們在這片景色壯麗的環境中能夠找到內心的寧靜與安慰。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洶涌的水流沖擊山峰的景象,以及澄清的練水無法收回的情況。這種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壯美和無窮的力量,同時也暗示了人類對自然的敬畏和無法掌控之處。
最后,詩人通過問道:“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表達了他對這個美景的贊嘆和思念之情。中秋時節,明亮的月光灑滿了整個城頭,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也暗示了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找到心靈的寄托和滿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金陵景色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力量與美麗,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詩人通過細膩的語言和意象,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思考相結合,給人一種寧靜、美好的感受,同時也引發人們對自然和生活的思考與感悟。
“奔騰亂馬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kǒng wǔ zhòng jīn líng jiǔ yǒng qí yī bái lù tíng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一白鷺亭
bái lù zhōu qián shuǐ, bēn téng luàn mǎ niú.
白鷺洲前水,奔騰亂馬牛。
tíng gāo yí yù dòng, chuán qù shì wú yōu.
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
xiōng yǒng shān fāng huài, chéng qīng liàn bù shōu.
洶涌山方壞,澄清練不收。
zhōng qiū shuí zài cǐ, míng yuè mǎn chéng tóu.
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
“奔騰亂馬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