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畝場功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畝場功作”全詩
南畝場功作,東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歸遺笑東方。
肯勸拾遺住,休嫌父老狂。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秋社分題》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社分題》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社團分配收獲的場景,并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贊揚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詩詞中文譯文如下:
天公閔貧病,雨止得豐穰。
南畝場功作,東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歸遺笑東方。
肯勸拾遺住,休嫌父老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農村社團分配收獲的場景為主題,通過描寫天公(指自然界的天氣神)對貧病的關懷和雨后農田豐收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激和喜悅之情。
首兩句"天公閔貧病,雨止得豐穰"寫出了自然界的關懷,天公不忍看到貧病的農民,雨后豐收給他們帶來了豐富的收獲。
接下來的兩句"南畝場功作,東家社酒香"則描繪了農田的景象,南畝場是指農田,描述了勞動者在田間辛勤勞作的場景,而東家社則是指社團,社酒香表示社團中的人享受著辛勤勞動帶來的喜悅和豐收的成果。
接下來的兩句"分均思孺子,歸遺笑東方"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贊揚和對勞動帶來的幸福的思考。分均思孺子表示分配時考慮到每個人的收獲平均分配,而歸遺笑東方則表示勞動者能夠帶著收獲回家,笑對東方,表現了他們對勞動的樂觀態度和喜悅之情。
最后兩句"肯勸拾遺住,休嫌父老狂"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勸勉。勸拾遺住表示作者鼓勵勞動者繼續努力,不要浪費收獲,休嫌父老狂則告誡勞動者不要輕視年老的人,尊重他們。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社團分配收獲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贊揚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通過描繪農民勞動的辛勤和豐收帶來的喜悅,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感激和對勞動的肯定。同時,詩中也蘊含著對勞動者的勸勉,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不要浪費收獲,并尊重年老的人。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勞動和生活的積極態度,以及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與關懷。
“南畝場功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shè fēn tí
秋社分題
tiān gōng mǐn pín bìng, yǔ zhǐ dé fēng ráng.
天公閔貧病,雨止得豐穰。
nán mǔ chǎng gōng zuò, dōng jiā shè jiǔ xiāng.
南畝場功作,東家社酒香。
fēn jūn sī rú zǐ, guī yí xiào dōng fāng.
分均思孺子,歸遺笑東方。
kěn quàn shí yí zhù, xiū xián fù lǎo kuáng.
肯勸拾遺住,休嫌父老狂。
“南畝場功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