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漉一丈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漉一丈地”全詩
共怪天公仁,曲盡老農意。
誰為三日霖,下漉一丈地。
百谷爭奔流,通川不可厲。
夜聞屋山落,晝說城闉閉。
老羸知奈何,脾病尤所畏。
中宵得暴下,亭午臥忘起。
良醫過我言,勿藥行自喜。
損食存谷神,收心辟邪氣。
兀然槁木居,油爾元和至。
天唯不窮人,人則昧其理。
學道三十年,愧爾良醫賜。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雨病》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病》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病
晴天送麥入倉,雨水催谷中的穗。我對上天的慈悲心懷疑,老農的辛苦盡顯于曲調中。誰料連續三天的陰雨,將一丈高的田地淹沒。各種莊稼爭相奔流,通往河川的道路無法通行。夜間聽到屋山崩塌的聲音,白天談論城闉的關閉。老弱無力,不知該如何是好,尤其是脾病更令人擔憂。深夜突然發作,中午臥床忘記起身。好醫生給我建議,不要濫用藥物而自我慶幸。減少食量,保留谷物的神奇力量,調養身心,避免邪氣侵襲。我獨自一人居住在荒涼的木屋里,唯有你,元和年間的油燈,陪伴我度過寂寞的時光。天地雖然無窮,但人類對于天地的奧秘卻十分淺薄。修行了三十年,感到愧疚,對你這位良醫的賜予深感慚愧。
詩意和賞析:
《雨病》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農田受雨水侵襲,農民們因此遭受困擾和痛苦的景象。詩人蘇轍通過自己的身世和親身經歷,以及對農民辛勞生活的深刻感受,表達出對天災人禍的思考和對醫學的敬重。
詩中的詞句簡潔明快,用詞質樸自然,描繪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類力量的對比。詩人通過描述晴天送麥、雨水催谷的情景,展現了農民們辛勤勞作的一幕,同時也揭示了人類對于自然的無奈和無力。蘇轍將天公對待人類的仁慈和農民辛勞的意義渲染得淋漓盡致,表達了對上天的懷疑和對人世間的疑惑。
詩的后半部分,蘇轍將自己的身世和病痛融入其中,通過描述自己患病的痛苦和求醫的經歷,表達了對良醫的感激之情。詩人借用自身的經歷,對人類對于天地奧秘的無知表示了愧疚,對醫學的知識和醫生的關懷表達了贊美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寫,既展現了詩人對于自然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思考,又表達了對農民勞動和醫學的敬意。詩中融入了對人類處境的思考,表達了對天地奧秘的疑問和對身世的反思,展現了詩人的深沉情感和對人類命運的關注。
“下漉一丈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bìng
雨病
qíng sòng mài rù cāng, yǔ cuī gǔ hán suì.
晴送麥入倉,雨催谷含穗。
gòng guài tiān gōng rén, qū jǐn lǎo nóng yì.
共怪天公仁,曲盡老農意。
shuí wèi sān rì lín, xià lù yī zhàng dì.
誰為三日霖,下漉一丈地。
bǎi gǔ zhēng bēn liú, tōng chuān bù kě lì.
百谷爭奔流,通川不可厲。
yè wén wū shān luò, zhòu shuō chéng yīn bì.
夜聞屋山落,晝說城闉閉。
lǎo léi zhī nài hé, pí bìng yóu suǒ wèi.
老羸知奈何,脾病尤所畏。
zhōng xiāo dé bào xià, tíng wǔ wò wàng qǐ.
中宵得暴下,亭午臥忘起。
liáng yī guò wǒ yán, wù yào xíng zì xǐ.
良醫過我言,勿藥行自喜。
sǔn shí cún gǔ shén, shōu xīn bì xié qì.
損食存谷神,收心辟邪氣。
wù rán gǎo mù jū, yóu ěr yuán hé zhì.
兀然槁木居,油爾元和至。
tiān wéi bù qióng rén, rén zé mèi qí lǐ.
天唯不窮人,人則昧其理。
xué dào sān shí nián, kuì ěr liáng yī cì.
學道三十年,愧爾良醫賜。
“下漉一丈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