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祖悲無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祖悲無憾”全詩
一時朝野恨,百世本支長。
出祖悲無憾,因山儉有光。
他年過嵩洛,望拜裕陵旁。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追尊皇太后挽詞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追尊皇太后挽詞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德美鍾岐嶷,
榮華倍感傷。
一時朝野恨,
百世本支長。
出祖悲無憾,
因山儉有光。
他年過嵩洛,
望拜裕陵旁。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對追尊已故皇太后的悼詞。他表達了對皇太后的仰慕和懷念之情,同時借此抒發了對朝野之間的紛爭和家族延續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轍對皇太后的崇敬和懷念之情。他稱贊皇太后的品德和美德,認為她的榮華與眾人的悲傷形成鮮明對比。朝廷上下對皇太后的離世感到痛惜,而家族的延續則是百世之長。蘇轍提到自己的祖先,表達了對他們的悲痛和無憾之情,同時強調了因為山林生活的簡樸而獲得的光榮。最后,他展望未來,希望能夠在嵩洛(指嵩山和洛陽)之地,向裕陵(宋太宗趙匡胤的陵墓)致敬。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皇太后的深情追思,同時也透露出對朝廷紛爭和家族延續的思考。蘇轍通過對逝去的皇太后的贊美,表達了對德行高尚的人物的敬仰之情,并呼喚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蘇轍才情的展示和對時代風云的感慨。
“出祖悲無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ī zūn huáng tài hòu wǎn cí èr shǒu
追尊皇太后挽詞二首
dé měi zhōng qí yí, róng huá bèi gǎn shāng.
德美鍾岐嶷,榮華倍感傷。
yī shí cháo yě hèn, bǎi shì běn zhī zhǎng.
一時朝野恨,百世本支長。
chū zǔ bēi wú hàn, yīn shān jiǎn yǒu guāng.
出祖悲無憾,因山儉有光。
tā nián guò sōng luò, wàng bài yù líng páng.
他年過嵩洛,望拜裕陵旁。
“出祖悲無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