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入紈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圖畫入紈素”全詩
水深不可涉,上有橫橋渡。
溪外無居人,磐石平可住。
縱橫遠山出,隱見云日莫。
下有四老人,對局不回顧。
石泉雜松風,入耳如暴雨。
不聞人世喧,自得山中趣。
何人昔相遇,圖畫入紈素。
塵埃依古壁,永日奉樽俎。
隱居畏人知,好事竟相誤。
我來再三嘆,空有飛鴻慕。
逝將従之游,不惜爛樵斧。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呂希道少卿松局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呂希道少卿松局圖》是蘇轍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回山石間,
蒼松立四五。
水深不可涉,
上有橫橋渡。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溪水回旋在山石之間的景象,周圍有幾棵挺拔的蒼松。溪水深不可測,但在上方有一座橫橋供人過渡。
溪外無居人,
磐石平可住。
縱橫遠山出,
隱見云日莫。
溪的另一側沒有居住的人,只有一塊平坦的巨石。遠處山巒縱橫交錯,云彩在日光下隱約可見。
下有四老人,
對局不回顧。
石泉雜松風,
入耳如暴雨。
溪水下方有四位老者,他們正在下棋但卻不回頭看。石頭上的泉水和松樹的風聲混雜在一起,如同暴雨般猛烈地進入耳中。
不聞人世喧,
自得山中趣。
何人昔相遇,
圖畫入紈素。
他們無視世間喧囂,自得山中的樂趣。詩人思考起昔日的相遇,仿佛將這幅畫面插入了細膩的絹紙之中。
塵埃依古壁,
永日奉樽俎。
隱居畏人知,
好事竟相誤。
歲月的塵埃落在古壁上,整日里,他們以酒杯和祭器為伴。他們隱居深山,害怕被人知曉,但卻誤解了真正的美好事物。
我來再三嘆,
空有飛鴻慕。
逝將従之游,
不惜爛樵斧。
詩人對這種生活發出一連串嘆息,他羨慕這些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像追逐飛翔的大雁一樣。詩人決定追隨他們的腳步,不惜削盡爛木為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和隱居者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自由自在、追求真正意義上的樂趣的向往。蘇轍巧妙地運用景物描寫和隱喻手法,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理想生活狀態。
“圖畫入紈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xī dào shǎo qīng sōng jú tú
呂希道少卿松局圖
xī huí shān shí jiān, cāng sōng lì sì wǔ.
溪回山石間,蒼松立四五。
shuǐ shēn bù kě shè, shàng yǒu héng qiáo dù.
水深不可涉,上有橫橋渡。
xī wài wú jū rén, pán shí píng kě zhù.
溪外無居人,磐石平可住。
zòng héng yuǎn shān chū, yǐn jiàn yún rì mò.
縱橫遠山出,隱見云日莫。
xià yǒu sì lǎo rén, duì jú bù huí gù.
下有四老人,對局不回顧。
shí quán zá sōng fēng, rù ěr rú bào yǔ.
石泉雜松風,入耳如暴雨。
bù wén rén shì xuān, zì dé shān zhōng qù.
不聞人世喧,自得山中趣。
hé rén xī xiāng yù, tú huà rù wán sù.
何人昔相遇,圖畫入紈素。
chén āi yī gǔ bì, yǒng rì fèng zūn zǔ.
塵埃依古壁,永日奉樽俎。
yǐn jū wèi rén zhī, hǎo shì jìng xiāng wù.
隱居畏人知,好事竟相誤。
wǒ lái zài sān tàn, kōng yǒu fēi hóng mù.
我來再三嘆,空有飛鴻慕。
shì jiāng cóng zhī yóu, bù xī làn qiáo fǔ.
逝將従之游,不惜爛樵斧。
“圖畫入紈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