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木求魚知我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木求魚知我拙”全詩
登木求魚知我拙,循窠覓兔笑君疏。
清尊獨酌夜方半,白發潛生歲欲除。
久恐交親還往絕,床頭猶喜數行書。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吳厚秀才見寄》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吳厚秀才見寄》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壯心摧折漸無余,
早歲為文老不如。
登木求魚知我拙,
循窠覓兔笑君疏。
清尊獨酌夜方半,
白發潛生歲欲除。
久恐交親還往絕,
床頭猶喜數行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蘇轍的心境和情感。他感慨壯志慢慢消磨殆盡,年少時的文采已不如以前。登木求魚,別人都明白我笨拙;循窠覓兔,他們嘲笑我愚鈍。夜晚,他獨自舉起酒杯,白發悄悄生長,歲月將要逝去。他擔心與親友的交往將逐漸斷絕,但仍然欣喜地看到床頭有幾行書信。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自己壯志漸漸消磨的痛苦和對年少時光的懷念。他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拙劣和愚鈍,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身邊人的冷漠和嘲笑。夜晚獨自舉杯,白發漸生,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消逝。他擔心與親友的關系會逐漸疏遠,但仍然在床頭喜歡看到幾行書信,這顯示出他對情感的渴望和對友誼的珍視。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年華和失去機遇的悲傷。詩中的自嘲和自憐,以及對友情的渴望,勾勒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令人感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飄忽。
“登木求魚知我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ú hòu xiù cái jiàn jì
次韻吳厚秀才見寄
zhuàng xīn cuī shé jiàn wú yú, zǎo suì wéi wén lǎo bù rú.
壯心摧折漸無余,早歲為文老不如。
dēng mù qiú yú zhī wǒ zhuō, xún kē mì tù xiào jūn shū.
登木求魚知我拙,循窠覓兔笑君疏。
qīng zūn dú zhuó yè fāng bàn, bái fà qián shēng suì yù chú.
清尊獨酌夜方半,白發潛生歲欲除。
jiǔ kǒng jiāo qīn hái wǎng jué, chuáng tóu yóu xǐ shù xíng shū.
久恐交親還往絕,床頭猶喜數行書。
“登木求魚知我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