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巡溜河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逡巡溜河漢”全詩
蛟龍遁水府,誰起叩天戶。
偶然終日風,振擾北山霧。
崩騰轉相軋,變化不容睹。
雷聲運車轂,雨點傾豆黍。
逡巡溜河漢,指顧才笑語。
破屋少乾床,茅苫固難御。
出門泥沒足,此厄比鄰溥。
茍令終歲熟,敢有今日怒。
晚照上東軒,清風襲虛廡。
微生免荷鉏,但喜脫煩暑。
農父更事多,缺塘已增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韓宗弼暴雨》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韓宗弼暴雨》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執熱臥北窗,
淋漓汗流注。
蛟龍遁水府,
誰起叩天戶。
偶然終日風,
振擾北山霧。
崩騰轉相軋,
變化不容睹。
雷聲運車轂,
雨點傾豆黍。
逡巡溜河漢,
指顧才笑語。
破屋少乾床,
茅苫固難御。
出門泥沒足,
此厄比鄰溥。
茍令終歲熟,
敢有今日怒。
晚照上東軒,
清風襲虛廡。
微生免荷鉏,
但喜脫煩暑。
農父更事多,
缺塘已增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暴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贊美。
詩的開頭,詩人躺在北窗前,感受著炎熱的天氣,不斷流下的汗水如泉水般匯聚。接著,詩人將暴雨比作藏身水府的蛟龍,想知道是誰敲響了通往天空的大門。
詩中的風和霧不時地出現,擾亂著北山的景色,變幻莫測,讓人難以捉摸。雷聲隆隆,猶如運轉的車輪,雨點如同傾倒的豆黍般密集。
詩人觀察到河漢星系逡巡而過,他指點著,面帶微笑,用語言和姿態表達出對自然的輕松和愉悅。然而,他的房屋破舊,干燥的床位稀少,只有茅草和苫布固守,抵擋不住自然的侵襲。走出門外,泥濘將腳掩埋,他感到自己的困境與鄰居們并無不同。
然而,詩人表示只要農作物能夠豐收,他愿意忍受這些艱難,不敢抱怨。晚霞映照在東軒上,清風吹拂著空曠的庭院,使他感到涼爽舒適,擺脫了煩悶和酷暑。詩人認為農民的工作要事繁多,缺少池塘的農田已經被填滿。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暴雨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時贊美了農民的辛勤勞作。詩人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幻和農民的艱辛,向讀者傳遞了一種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逡巡溜河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án zōng bì bào yǔ
和韓宗弼暴雨
zhí rè wò běi chuāng, lín lí hàn liú zhù.
執熱臥北窗,淋漓汗流注。
jiāo lóng dùn shuǐ fǔ, shuí qǐ kòu tiān hù.
蛟龍遁水府,誰起叩天戶。
ǒu rán zhōng rì fēng, zhèn rǎo běi shān wù.
偶然終日風,振擾北山霧。
bēng téng zhuǎn xiāng yà, biàn huà bù róng dǔ.
崩騰轉相軋,變化不容睹。
léi shēng yùn chē gū, yǔ diǎn qīng dòu shǔ.
雷聲運車轂,雨點傾豆黍。
qūn xún liū hé hàn, zhǐ gù cái xiào yǔ.
逡巡溜河漢,指顧才笑語。
pò wū shǎo gān chuáng, máo shān gù nán yù.
破屋少乾床,茅苫固難御。
chū mén ní méi zú, cǐ è bǐ lín pǔ.
出門泥沒足,此厄比鄰溥。
gǒu lìng zhōng suì shú, gǎn yǒu jīn rì nù.
茍令終歲熟,敢有今日怒。
wǎn zhào shàng dōng xuān, qīng fēng xí xū wǔ.
晚照上東軒,清風襲虛廡。
wēi shēng miǎn hé chú, dàn xǐ tuō fán shǔ.
微生免荷鉏,但喜脫煩暑。
nóng fù gèng shì duō, quē táng yǐ zēng tǔ.
農父更事多,缺塘已增土。
“逡巡溜河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