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嶂空嵲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嶂空嵲嵲”全詩
發源雖甚微,來意不可折。
平鋪清池滿,皎皎自明澈。
甘涼最宜茶,羊炙可用雪。
炎風五月交,中夜吐明月。
太守燕已還,青嶂空嵲嵲。
泉上白發翁,來飲杯饌闕。
酌水自獻酬,箕踞無禮節。
區區游泉人,常值午日烈。
回首憂重城,賞玩安能徹。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答荊門張都官維見和惠泉》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荊門張都官維見和惠泉》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荒涼荊門西,
泉水誰為泄。
發源雖甚微,
來意不可折。
平鋪清池滿,
皎皎自明澈。
甘涼最宜茶,
羊炙可用雪。
炎風五月交,
中夜吐明月。
太守燕已還,
青嶂空嵲嵲。
泉上白發翁,
來飲杯饌闕。
酌水自獻酬,
箕踞無禮節。
區區游泉人,
常值午日烈。
回首憂重城,
賞玩安能徹。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以對荊門張都官維和惠泉的回答而創作的。詩中描繪了一幅荒涼的景象,西邊的泉水向何處流淌成謎,雖然泉水的源頭微小,但它的來意卻不可折射。清澈的泉水平鋪在寬廣的池塘中,明亮透徹。這泉水最適合沖泡香茶,也可用來烹制羊肉,使其更加鮮美。五月的酷熱和炎炎烈日下,夜晚泉水倒映出明亮的月光。太守已經返回,青山嵲嵲高聳,泉上的白發老翁來喝酒,享受盛宴。他自斟自飲,自在地坐在那里,沒有禮節的約束。游泉的人們常常在炎熱的午日里來此,只能稍作停留。回首望去,城市的憂慮仍然存在,欣賞景色又能完全舒心嗎?
賞析:
這首詩詞以荒涼的景象和泉水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反思。詩中描繪了泉水的源頭微小、清澈透徹的特點,以及它所帶來的涼爽和美好。作者通過描繪白發老翁來喝酒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和歲月的敬畏,以及對人生樂趣的追求。然而,詩的最后幾句提醒人們,盡管可以暫時逃離城市的煩惱,但現實的困擾仍然存在,人們不能完全擺脫憂慮。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和具體的描寫,展現出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結合。它富有意境,給人以清新和靜謐的感覺。同時,通過對泉水和自然景色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借此反思人生的無常和困境。
“青嶂空嵲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jīng mén zhāng dōu guān wéi jiàn hé huì quán
答荊門張都官維見和惠泉
huāng liáng jīng mén xī, quán shuǐ shuí wèi xiè.
荒涼荊門西,泉水誰為泄。
fā yuán suī shèn wēi, lái yì bù kě zhé.
發源雖甚微,來意不可折。
píng pù qīng chí mǎn, jiǎo jiǎo zì míng chè.
平鋪清池滿,皎皎自明澈。
gān liáng zuì yí chá, yáng zhì kě yòng xuě.
甘涼最宜茶,羊炙可用雪。
yán fēng wǔ yuè jiāo, zhōng yè tǔ míng yuè.
炎風五月交,中夜吐明月。
tài shǒu yàn yǐ hái, qīng zhàng kōng niè niè.
太守燕已還,青嶂空嵲嵲。
quán shàng bái fà wēng, lái yǐn bēi zhuàn quē.
泉上白發翁,來飲杯饌闕。
zhuó shuǐ zì xiàn chóu, jī jù wú lǐ jié.
酌水自獻酬,箕踞無禮節。
qū qū yóu quán rén, cháng zhí wǔ rì liè.
區區游泉人,常值午日烈。
huí shǒu yōu zhòng chéng, shǎng wán ān néng chè.
回首憂重城,賞玩安能徹。
“青嶂空嵲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