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曲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河九曲流”全詩
鳴雁飛初夜,羌胡正晚秋。
凄涼金管思,迢遞玉人愁。
七葉推多慶,須懷殺敵憂。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郭判官赴振武》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郭判官赴振武》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
鳴雁飛初夜,羌胡正晚秋。
凄涼金管思,迢遞玉人愁。
七葉推多慶,須懷殺敵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郭判官赴振武的情景。詩中用黃河的九次彎曲流動來象征旅途的曲折,描述了詩人對郭判官遠行的感傷之情。黃河流經古老的邊州,意味著他將去往邊境地區執行職責。鳴雁飛過,夜晚剛開始,說明離別的時刻剛剛到來,正值晚秋時節,寒意漸濃。金管聲凄涼,代表著郭判官的思念之情,而迢遞的玉人則表示他所愛的人的憂傷。七葉推多慶,意味著郭判官要去擔當重要的職責,需要帶上他的憂慮與擔心。
賞析:
這首詩以凄涼的描寫表達了離別之情和邊疆的艱難。黃河九曲流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旅途的曲折與艱辛,同時也展示了邊疆地區的荒涼與遼闊。通過描繪鳴雁飛過、晚秋的景象,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種離別時的凄涼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郭判官與他所愛的人的思念之情。金管思和玉人愁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情感深度,使讀者更能夠理解主人公內心的憂愁與痛苦。七葉推多慶的描述則突出了郭判官所要承擔的重要使命,表達了他對戰亂的擔憂與憂慮。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感和邊境的艱難,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能夠深入體驗到詩人的感受和心情。同時,詩中所呈現的邊境守衛和戰亂的主題也是唐代邊塞詩的常見題材之一,通過此詩,讀者可以感受到當時時代背景下的邊疆風情和人們的憂慮與牽掛。
“黃河九曲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uō pàn guān fù zhèn wǔ
送郭判官赴振武
huáng hé jiǔ qǔ liú, liáo rào gǔ biān zhōu.
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
míng yàn fēi chū yè, qiāng hú zhèng wǎn qiū.
鳴雁飛初夜,羌胡正晚秋。
qī liáng jīn guǎn sī, tiáo dì yù rén chóu.
凄涼金管思,迢遞玉人愁。
qī yè tuī duō qìng, xū huái shā dí yōu.
七葉推多慶,須懷殺敵憂。
“黃河九曲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