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無時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雨無時歇”全詩
泥深未免出,橋斷更堪憂。
房淺鄰糟甕,宵寒攬絮裘。
朝來勢未已,歸路恐操舟。
微陽力尚淺,未解破重陰。
云氣山川滿,江流日夜深。
凍牙生滯穗,余潤及重衾。
泥濘沉車轂,農輸絕苦心。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積雨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積雨二首》是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雨無時歇,江波上岸流。
泥深未免出,橋斷更堪憂。
房淺鄰糟甕,宵寒攬絮裘。
朝來勢未已,歸路恐操舟。
微陽力尚淺,未解破重陰。
云氣山川滿,江流日夜深。
凍牙生滯穗,余潤及重衾。
泥濘沉車轂,農輸絕苦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連續不斷的雨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困境和痛苦。山雨不斷,江水泛濫,泥深無法行走,橋梁被沖斷。房屋淺陷,鄰居的酒壇子浸泡在水中,夜晚寒冷,人們只能攬起蓑衣。早晨來臨,雨勢依然未停,回家的路恐怕只能劃船。微弱的陽光無力穿透濃密的烏云,云霧彌漫在山川之間,江水深不見底。凍牙生滯的穗子,寒冷也透到被子里。泥濘的道路使農民的車輪陷入困境,農民們辛勤的勞作付之一炬。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連續的積雨給人們帶來的困境和痛苦。通過描寫山雨不時停歇、江水泛濫、泥濘的道路以及被沖斷的橋梁,詩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威力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詩中的房屋浸泡在水中,夜晚的寒冷和人們只能攬起蓑衣的景象,揭示了人們在惡劣天氣下的無奈和苦悶。詩人還通過描述早晨的景象和微弱的陽光無法穿透濃密的烏云,以及農民們艱辛勞作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于天候的無奈,并呈現了農民們為了生計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整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力量和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無力,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在困境中的堅韌和勇氣。
“山雨無時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 yǔ èr shǒu
積雨二首
shān yǔ wú shí xiē, jiāng bō shàng àn liú.
山雨無時歇,江波上岸流。
ní shēn wèi miǎn chū, qiáo duàn gèng kān yōu.
泥深未免出,橋斷更堪憂。
fáng qiǎn lín zāo wèng, xiāo hán lǎn xù qiú.
房淺鄰糟甕,宵寒攬絮裘。
zhāo lái shì wèi yǐ, guī lù kǒng cāo zhōu.
朝來勢未已,歸路恐操舟。
wēi yáng lì shàng qiǎn, wèi jiě pò zhòng yīn.
微陽力尚淺,未解破重陰。
yún qì shān chuān mǎn, jiāng liú rì yè shēn.
云氣山川滿,江流日夜深。
dòng yá shēng zhì suì, yú rùn jí zhòng qīn.
凍牙生滯穗,余潤及重衾。
ní nìng chén chē gū, nóng shū jué kǔ xīn.
泥濘沉車轂,農輸絕苦心。
“山雨無時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