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官酒試羔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梁園官酒試羔羊”全詩
老如計相非無齒,清似留侯未卻糧。
杖屨稍通賓客過,肴蔬要遣子孫嘗。
詔書委曲如公意,幕府新除朱紱郎。
朱紱還家罷倚門,留都無事最宜親。
下車趨走驚鄰舍,決獄平反慰老人。
相見只今多邂逅,舊游他日半埃塵。
何年重起扁舟興,會作東湖十日賓。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送張睡奉南京簽判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睡奉南京簽判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楚蟹吳柑初著霜,
梁園官酒試羔羊。
老如計相非無齒,
清似留侯未卻糧。
杖屨稍通賓客過,
肴蔬要遣子孫嘗。
詔書委曲如公意,
幕府新除朱紱郎。
朱紱還家罷倚門,
留都無事最宜親。
下車趨走驚鄰舍,
決獄平反慰老人。
相見只今多邂逅,
舊游他日半埃塵。
何年重起扁舟興,
會作東湖十日賓。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送別張睡奉南京簽判的作品。詩人以婉約的筆觸抒發了對張睡奉新任職位的祝賀和送別之情。詩中描繪了秋天初霜下楚蟹和吳柑的景象,以及在梁園品嘗官酒的場景。蘇轍稱贊張睡奉老成穩重,與留侯相比也不遜色;他的清廉高潔如同留侯,尚未被俗世所玷污。蘇轍以此贊美張睡奉的品德和才干。
在送別時,蘇轍描述了張睡奉的舉止,他拄著拐杖,穿著履屐,接待賓客。他注重飲食,要讓子孫品嘗美味的肴蔬。蘇轍提到了朝廷的詔書,表示詔書傳達的是皇帝的心意,而朱紱郎則是新任職位的官員,表示政府中有新的改革人員。
詩人接著描述了張睡奉罷官回家的情景,他安閑自在地倚門而立,沒有煩瑣的公務,最適合與親人團聚。然而,當他下車步行時,鄰舍都感到驚訝,這展現了張睡奉的親民形象。詩人還提到張睡奉曾經在司法上平反了一個冤案,以慰老人的心。
最后,蘇轍表達了自己與張睡奉的相逢只是偶然,希望有機會再次相聚,回憶舊日的友誼,而東湖的景色則成為他們重逢的地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張睡奉的贊美和送別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詩人巧妙地表達了對張睡奉的敬佩和祝愿。蘇轍通過對張睡奉品德的贊美,展示了他對忠誠、廉潔和智慧的推崇。
詩中反映了作者對政治和司法的關注,提及了朝廷的詔書和新任職位的官員,暗示了政府改革和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同時,通過描繪張睡奉與親人團聚的場景,詩人傳遞了對家庭和生活的珍視,強調了人際關系和情感紐帶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物形象的刻畫,詩人巧妙地表達了對張睡奉的敬重和祝福,展現了他對美好生活和友誼的向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嫻熟的寫作技巧和對人性、社會關系的深刻洞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梁園官酒試羔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shuì fèng nán jīng qiān pàn èr shǒu
送張睡奉南京簽判二首
chǔ xiè wú gān chū zhe shuāng, liáng yuán guān jiǔ shì gāo yáng.
楚蟹吳柑初著霜,梁園官酒試羔羊。
lǎo rú jì xiāng fēi wú chǐ, qīng shì liú hóu wèi què liáng.
老如計相非無齒,清似留侯未卻糧。
zhàng jù shāo tōng bīn kè guò, yáo shū yào qiǎn zǐ sūn cháng.
杖屨稍通賓客過,肴蔬要遣子孫嘗。
zhào shū wěi qū rú gōng yì, mù fǔ xīn chú zhū fú láng.
詔書委曲如公意,幕府新除朱紱郎。
zhū fú huán jiā bà yǐ mén, liú dū wú shì zuì yí qīn.
朱紱還家罷倚門,留都無事最宜親。
xià chē qū zǒu jīng lín shè, jué yù píng fǎn wèi lǎo rén.
下車趨走驚鄰舍,決獄平反慰老人。
xiāng jiàn zhǐ jīn duō xiè hòu, jiù yóu tā rì bàn āi chén.
相見只今多邂逅,舊游他日半埃塵。
hé nián zhòng qǐ piān zhōu xìng, huì zuò dōng hú shí rì bīn.
何年重起扁舟興,會作東湖十日賓。
“梁園官酒試羔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