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燈照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船燈照浪”全詩
一船燈照浪,兩岸樹凝霜。
亭吏趨寒霧,山城斂曙光。
無辭折腰久,仲德在鴛行。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樂平苗明府》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樂平苗明府》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主要描述了詩人送別樂平苗明府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樂平苗明府既離開了朝廷的職務,就像一根秋天插在楚地的河柴一樣。清秋的時候,他乘船離去,船上的燈光照在波浪上,岸邊的樹木上也凝結了霜。亭中的吏員匆匆忙忙穿行在寒霧之中,山城上的晨光被遮掩住了。沒有其他的話可以說,只是長時間地彎腰尊重你所行的仁德。
詩詞表達了送別樂平苗明府的情感和景象。樂平苗明府離開了朝廷的職務,詩人深感惋惜和不舍,用一根河柴作比,表現出他在楚地的離去像秋天的落葉般凄涼。詩中描繪了離別的情景,清秋的時候,明府乘船離開,燈光映照在波浪上,兩岸的樹木因霜而凝結。亭中的吏員穿行在寒霧之中,山城的晨光被遮掩。詩人以此來形容明府離去的情景,表達了自己對明府離去的感嘆之情。最后,詩人表示自己沒有其他話可說,只是長時間地彎腰以示敬意,表示對明府所行仁德的敬重。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而深沉,抒發了詩人對樂平苗明府離去的不舍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將明府的離去和秋天的凄涼相聯系,增加了離別的悲涼氛圍。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感受。
“一船燈照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è píng miáo míng fǔ
送樂平苗明府
lèi zhí bǐ chái sāng, qīng qiū rù chǔ xiāng.
累職比柴桑,清秋入楚鄉。
yī chuán dēng zhào làng, liǎng àn shù níng shuāng.
一船燈照浪,兩岸樹凝霜。
tíng lì qū hán wù, shān chéng liǎn shǔ guāng.
亭吏趨寒霧,山城斂曙光。
wú cí zhé yāo jiǔ, zhòng dé zài yuān xíng.
無辭折腰久,仲德在鴛行。
“一船燈照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