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君多病仍經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憐君多病仍經暑”全詩
落日東軒談不足,秋風北棹意空勞。
懶將詞賦占鴞臆,頻夢江湖把蟹螯。
筆硯生塵空度日,他年何用繼離騷。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久不作討呈王適》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久不作討呈王適》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憐君多病仍經暑,
笑我微官長坐曹。
落日東軒談不足,
秋風北棹意空勞。
懶將詞賦占鴞臆,
頻夢江湖把蟹螯。
筆硯生塵空度日,
他年何用繼離騷。
詩意:
這首詩以自嘲和自省的方式表達了蘇軾的無奈和苦悶。詩中的"君"指的是蘇軾的友人王適,他多病且經歷了一個炎熱的夏天,而蘇軾自己則被困在微不足道的官職中。蘇軾諷刺自己的微官職位只能長期坐在辦公室里,無法與朋友暢談心事。他感嘆夕陽西下時的孤寂,秋風吹拂北方的船只意味著徒勞無功。他懶得寫詞賦,卻總是幻想著江湖的壯麗景象,以及抓住螃蟹的樂趣。他的筆和硯臺因為不常使用而積滿了灰塵,度日如年。最后,他問自己,將來還能為何繼續寫離騷之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我嘲諷和自省的方式,表達了蘇軾內心的困頓和無奈。詩中的"微官長坐曹"形象地描繪了他在微不足道的官職中度過漫長時光的情景。他以自嘲的態度表達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現實局限的不滿。夕陽西下和秋風北棹的描寫增強了孤獨和無奈的感覺,給人一種深深的凄涼之情。詩詞的結尾更是表達了蘇軾對未來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否繼續創作出像《離騷》這樣的偉大作品。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卻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蘇軾的情感和思考。它既有對友人病痛的關切,也有對自身處境的無奈抱怨,同時也反映了蘇軾對藝術創作的思索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詞以自身的感慨和思考,讓讀者在感受蘇軾的情感同時也引發對自身處境和未來的思考。
“憐君多病仍經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bù zuò tǎo chéng wáng shì
久不作討呈王適
lián jūn duō bìng réng jīng shǔ, xiào wǒ wēi guān zhǎng zuò cáo.
憐君多病仍經暑,笑我微官長坐曹。
luò rì dōng xuān tán bù zú, qiū fēng běi zhào yì kōng láo.
落日東軒談不足,秋風北棹意空勞。
lǎn jiāng cí fù zhàn xiāo yì, pín mèng jiāng hú bǎ xiè áo.
懶將詞賦占鴞臆,頻夢江湖把蟹螯。
bǐ yàn shēng chén kōng dù rì, tā nián hé yòng jì lí sāo.
筆硯生塵空度日,他年何用繼離騷。
“憐君多病仍經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