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棄簿書成一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撥棄簿書成一飽”全詩
撥棄簿書成一飽,留連語笑失千憂。
舊書半卷都如夢,清簟橫眠似欲秋。
聞說歸朝今不久,塵埃還有此亭不。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寫的《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來無事得遨游,
奉使清閑亦自由。
撥棄簿書成一飽,
留連語笑失千憂。
舊書半卷都如夢,
清簟橫眠似欲秋。
聞說歸朝今不久,
塵埃還有此亭不。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寫給李邦直的。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東來無事時的自由自在和清閑閑適的心境。他在這種自由和清閑中,摒棄了繁瑣的公務,盡情地享受了生活的樂趣,語言和笑聲中沒有了煩憂。舊時的書籍只剩下半卷,仿佛一場夢境;而他躺在涼爽的床上,宛如秋天的氣息漸濃。聽說他不久就要回朝了,但塵埃仍然遺留在這座亭子中。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詩人在閑暇自在的時刻所感受到的寧靜和快樂。詩人通過對自由和清閑的描繪,表達了對繁忙生活的拋棄和對自由時光的向往。他把公務拋在腦后,專注于享受生活的樂趣,語言和笑聲中洋溢著無憂無慮的心情。舊書的半卷成為了夢境,詩人的身體放松在清涼的床上,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氣息。最后,他聽說自己不久將要回朝,但塵埃仍然留在這座亭子中,暗示了他對這段寧靜時光的留戀和不舍。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清閑時光的心境,通過對自由、清閑和享受生活的描繪,傳達了對繁忙世事的拋棄和對寧靜時刻的追求。這首詩展示了蘇轍的文人情懷和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思考。
“撥棄簿書成一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bāng zhí jiàn yāo zhōng rì duì wò nán chéng tíng shàng èr shǒu
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
dōng lái wú shì dé áo yóu, fèng shǐ qīng xián yì zì yóu.
東來無事得遨游,奉使清閑亦自由。
bō qì bù shū chéng yī bǎo, liú lián yǔ xiào shī qiān yōu.
撥棄簿書成一飽,留連語笑失千憂。
jiù shū bàn juǎn dōu rú mèng, qīng diàn héng mián shì yù qiū.
舊書半卷都如夢,清簟橫眠似欲秋。
wén shuō guī cháo jīn bù jiǔ, chén āi hái yǒu cǐ tíng bù.
聞說歸朝今不久,塵埃還有此亭不。
“撥棄簿書成一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八巧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