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歲雄猜氣益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歲雄猜氣益橫”全詩
心怕無須少年士,可憐未識玉奴兄。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唐相二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相二絕》是宋代文學家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中寂寂少名卿,
晚歲雄猜氣益橫。
心怕無須少年士,
可憐未識玉奴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失意的官員的心境。作者通過抒發對朝廷權勢、官場競爭的感慨和憂慮,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無力感。詩中的主人公不僅面臨著官場中的困境與壓力,還感嘆自己的年華已逝,晚年的處境更加艱難。他擔心自己再沒有機會獲得官位,也無法與年輕的士人競爭。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對于那些未能認識到他的才華和價值的人的憐憫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深刻地揭示了官場競爭和權力游戲中的挫折與沮喪。作者蘇轍是一位有著豐富政治經歷的文人,他在這首詩中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以及對官場的觀察和思考,將個人的遭遇與普遍的人生困境相結合。詩中的"朝中寂寂少名卿"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在官場中的黯然無聞的失落感,"晚歲雄猜氣益橫"則表達了他對于晚年時光的無奈和掙扎。詩人的心境與現實的差距,以及對于年輕人機會的無望,都在這首詩詞中得到了生動而深刻的表達。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官場和權力斗爭的揭示,詩人呈現了一個被現實摧殘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無奈。這首詩詞可以被視為蘇轍晚年心境的抒發,也是對那些在官場中受挫的人們的共鳴。
“晚歲雄猜氣益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xiāng èr jué
唐相二絕
cháo zhōng jì jì shǎo míng qīng, wǎn suì xióng cāi qì yì héng.
朝中寂寂少名卿,晚歲雄猜氣益橫。
xīn pà wú xū shào nián shì, kě lián wèi shí yù nú xiōng.
心怕無須少年士,可憐未識玉奴兄。
“晚歲雄猜氣益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