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春色自依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安春色自依依”全詩
蔓草已迷雙鳳闕,千花猶照九龍池。
豈無東合開今日,尚有南山似舊時。
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門欲出步遲遲。
分類:
《長安春日書事》魏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春日書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魏野。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安的春天自然而然地來臨,似乎世間萬物都不知道大命的更迭。蔓草已經長得茂盛,遮蔽了皇宮雙鳳闕的壯麗景色,而九龍池上的千花依然綻放光彩。東合之地是否已經開放迎接今天的到來,而南山是否依然保留著舊時的景象。一個月的時間過得很悠長,漫游不足以盡覽長安之美,因此青門出去的步伐也顯得有些遲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長安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展示了作者對春天的感受和對歷史的思考。
首先,詩中的長安春色給人一種寧靜、美麗的感覺,詩人用“自依依”形容春天的到來,意味著自然界的規律和春天的必然性,與人們對大命的追求相比,春天的到來似乎更加自然而無所謂。
其次,詩中描繪了長安城內的景色。蔓草已經茂盛到遮蔽了皇宮雙鳳闕的壯麗景色,這反映了春天的繁茂和生機勃勃。九龍池上的千花依然綻放光彩,給人一種繁花似錦的美好感覺。
然而,詩人也思考了長安城的變遷和歷史的更迭。詩中提到了東合之地是否已經開放迎接今天的到來,以及南山是否依然保留著舊時的景象。這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和對長安城的留戀之情。
最后兩句詩描繪了作者的心情和對時間的感慨。一個月的時間過得很悠長,漫游長安仍然無法盡覽其美景,這可能暗示了作者對長安城的熱愛和對時間流逝的無奈。
整首詩以長安春天為背景,通過對景色和歷史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春天和歷史的思考,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長安春色自依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chūn rì shū shì
長安春日書事
cháng ān chūn sè zì yī yī, dà mìng yí yīng dì bù zhī.
長安春色自依依,大命移應地不知。
màn cǎo yǐ mí shuāng fèng quē, qiān huā yóu zhào jiǔ lóng chí.
蔓草已迷雙鳳闕,千花猶照九龍池。
qǐ wú dōng hé kāi jīn rì, shàng yǒu nán shān shì jiù shí.
豈無東合開今日,尚有南山似舊時。
yī yuè yōu yōu yóu bù zú, qīng mén yù chū bù chí chí.
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門欲出步遲遲。
“長安春色自依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