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人種古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人種古營”全詩
浪清風乍息,山白月猶明。
廢路開荒木,歸人種古營。
懸聞正訛俗,邴曼更知名。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永陽崔明府》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永陽崔明府》是盧綸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詩中描繪了送行的場景并表達了對崔明府的美好祝福。
詩詞中文譯文如下:
鶴唳蒹葭曉,中流見楚城。
浪清風乍息,山白月猶明。
廢路開荒木,歸人種古營。
懸聞正訛俗,邴曼更知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行為主題,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色和旅途中的風景來營造出悠然自得的氛圍。首句“鶴唳蒹葭曉,中流見楚城。”描寫了清晨的情景,鷺鳥的鳴叫聲劃破了寂靜的河蔓草林,露出了才起飛的楚城。第二句“浪清風乍息,山白月猶明。”通過描寫風平浪靜的河面,靜謐的山色和明亮的月光,表達了送行者內心的平靜和祥和。第三句“廢路開荒木,歸人種古營。”暗示著送行者將要進入艱難的旅途,但他們仍然堅定地打開了荒蕪的道路,種植起了古老的農田。最后一句“懸聞正訛俗,邴曼更知名。”則表達了送行者對崔明府的美好祝福,希望他能以高尚的品質和賢明的才能在世俗中得到認可和名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送行者旅途中的心情和對崔明府的美好祝福。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結合細膩的語言,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悠然自得的意境,讓人感受到了寧靜祥和的氛圍。同時,通過表達送行者對崔明府的祝福,詩人也在間接表達了對高尚品質和賢明才華的贊美和向往。整首詩詞以樸實自然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吸引讀者,展示了盧綸細膩的情感和積極向上的態度。
“歸人種古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ng yáng cuī míng fǔ
送永陽崔明府
hè lì jiān jiā xiǎo, zhōng liú jiàn chǔ chéng.
鶴唳蒹葭曉,中流見楚城。
làng qīng fēng zhà xī, shān bái yuè yóu míng.
浪清風乍息,山白月猶明。
fèi lù kāi huāng mù, guī rén zhǒng gǔ yíng.
廢路開荒木,歸人種古營。
xuán wén zhèng é sú, bǐng màn gèng zhī míng.
懸聞正訛俗,邴曼更知名。
“歸人種古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