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冰始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壺冰始結”全詩
既有虛心鑒,還如照膽清。
瑤池慚洞澈,金鏡讓澄明。
氣若朝霜動,形隨夜月盈。
臨人能不蔽,待物本無情。
怯對圓光里,妍蚩自此呈。
分類: 玉壺冰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清如玉壺冰》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如玉壺冰》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如玉壺冰》
玉壺冰始結,
循吏政初成。
既有虛心鑒,
還如照膽清。
瑤池慚洞澈,
金鏡讓澄明。
氣若朝霜動,
形隨夜月盈。
臨人能不蔽,
待物本無情。
怯對圓光里,
妍蚩自此呈。
譯文:
玉壺冰開始凝結,
按照吏治政策初步完成。
既然有虛心審視的能力,
就像照亮膽識一樣清澈。
瑤池感到自愧不如清澈透明的洞,
金鏡自愿讓出澄明的光彩。
氣質如同朝霜的動人,
形象如同夜月的圓滿。
面對他人能夠不受遮蔽,
對待物事本來沒有情感。
膽怯地面對圓滿的光芒里,
美麗的形影從此呈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玉壺冰為象征,描述了一種純凈透明的境界。作者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自己追求純潔和明白的心態。
詩的開篇,玉壺冰始結,喻指清澈純凈的境界開始形成。吏治政策初步完成,意味著社會秩序逐漸整頓,帶來了一種清明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具備虛心鑒察的能力,能夠清楚地辨識事物的本質。他的心境如同照亮膽識一樣清澈明亮。
詩的第三、四句以瑤池和金鏡作比,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境界的謙遜。瑤池慚愧地感嘆自己不如洞穴那樣清澈透明,金鏡則自愿讓出自己的澄明光彩,以彰顯詩人的純潔。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將自己的氣質比作朝霜,將形象比作夜月。朝霜動人,夜月圓滿,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高尚情操和完美境界。
接著,詩人表示自己面對他人時能夠不受遮蔽,不受偏見影響。對待物事本來沒有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超然態度。
最后兩句中,詩人以怯對圓光的方式,形容自己的美麗形影在這純凈的境界中展現出來。
整首詩以象征手法呈現了純潔透明的境界,表達了詩人追求高尚境界和純凈心靈的愿望。同時,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傳遞了對于清澈明亮的追求和對美好境界的向往。
“玉壺冰始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rú yù hú bīng
清如玉壺冰
yù hú bīng shǐ jié, xún lì zhèng chū chéng.
玉壺冰始結,循吏政初成。
jì yǒu xū xīn jiàn, hái rú zhào dǎn qīng.
既有虛心鑒,還如照膽清。
yáo chí cán dòng chè, jīn jìng ràng chéng míng.
瑤池慚洞澈,金鏡讓澄明。
qì ruò cháo shuāng dòng, xíng suí yè yuè yíng.
氣若朝霜動,形隨夜月盈。
lín rén néng bù bì, dài wù běn wú qíng.
臨人能不蔽,待物本無情。
qiè duì yuán guāng lǐ, yán chī zì cǐ chéng.
怯對圓光里,妍蚩自此呈。
“玉壺冰始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