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宅起樓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宅起樓臺”全詩
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
圣主詩方和,親王狀始回。
鎮臨求二陜,調燮輟三臺。
鳳閣須重去,龍旌暫擁來。
下車三度雨,上事數聲雷。
未暇瞻珪璧,先蒙訪草萊。
幾思趨相府,恐懼復徘徊。
分類:
《上知府寇相公》魏野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知府寇相公》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魏野。這首詩詞描述了寇相公的才華出眾,以及他在官場的成就和榮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文武稟全才,何人更可陪。
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
圣主詩方和,親王狀始回。
鎮臨求二陜,調燮輟三臺。
鳳閣須重去,龍旌暫擁來。
下車三度雨,上事數聲雷。
未暇瞻珪璧,先蒙訪草萊。
幾思趨相府,恐懼復徘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贊美寇相公為主題,表達了對他才華出眾、政績斐然的欽佩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寇相公的全面才華,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難以與之相比。他在官場上擔任重要職位,有著豐厚的待遇,甚至沒有宅邸也能起樓臺,顯示了他的地位和聲望。
接著,詩中提到了圣主和親王對寇相公的贊賞。圣主(指皇帝)贊美他的詩才,親王(皇帝的兒子)也對他的形象印象深刻。
然后,詩詞描繪了寇相公在兩個陜西地區任職的情景,他被派往鎮守臨淄和求賢。同時,他也曾調燮輟(指停止)官職三次,但仍然備受重用。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鳳閣和龍旌的意象。鳳閣是指高貴的官員居住的地方,表示寇相公應該再次去到這樣的地方;龍旌則象征著權力和威嚴,它暫時擁護著寇相公,顯示了他的威望和聲望。
然后,詩中描繪了寇相公下車時遇到了三次雨,上朝時則多次聽到雷聲。這里可以理解為自然界的變化和動蕩似乎與寇相公的事務有所關聯,體現了他權力的重要性和責任的重大。
最后,詩詞表達了寇相公對珪璧(指官職)沒有時間顧及,卻先蒙受到訪問和贊賞。寇相公內心多次思考是否前往相府,但又擔心和猶豫不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寇相公才華和成就的贊美,展現了他在官場上的卓越地位和聲望。同時,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對官場生活的思索和對權力的復雜感受。
“無宅起樓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zhī fǔ kòu xiàng gōng
上知府寇相公
wén wǔ bǐng quán cái, hé rén gèng kě péi.
文武稟全才,何人更可陪。
yǒu guān jū dǐng nài, wú zhái qǐ lóu tái.
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
shèng zhǔ shī fāng hé, qīn wáng zhuàng shǐ huí.
圣主詩方和,親王狀始回。
zhèn lín qiú èr shǎn, diào xiè chuò sān tái.
鎮臨求二陜,調燮輟三臺。
fèng gé xū zhòng qù, lóng jīng zàn yōng lái.
鳳閣須重去,龍旌暫擁來。
xià chē sān dù yǔ, shàng shì shù shēng léi.
下車三度雨,上事數聲雷。
wèi xiá zhān guī bì, xiān méng fǎng cǎo lái.
未暇瞻珪璧,先蒙訪草萊。
jǐ sī qū xiāng fǔ, kǒng jù fù pái huái.
幾思趨相府,恐懼復徘徊。
“無宅起樓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