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愁分老母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裹足愁分老母衣”全詩
進身喜逐賢侯表,裹足愁分老母衣。
千里冬殘傷獨去,一家春盡待榮歸。
頭方念爾還如我,到闕何人許扣扉。
分類:
《送外甥李渭進士赴舉》魏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外甥李渭進士赴舉》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魏野。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棠樹掄材過禮闈,
孤寒得解更光輝。
進身喜逐賢侯表,
裹足愁分老母衣。
千里冬殘傷獨去,
一家春盡待榮歸。
頭方念爾還如我,
到闕何人許扣扉。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者魏野送外甥李渭去參加科舉考試的作品。詩人以送別外甥的方式,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期望,同時也流露出對他未來不確定命運的憂慮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親情、社會和時代背景。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解析:
1. 棠樹掄材過禮闈:這句描述了李渭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場景。棠樹是指科舉考試場所周圍的樹木,象征著這個重要的考試環境。掄材過禮闈表示李渭準備充分,充滿自信。
2. 孤寒得解更光輝:這句表達了李渭在孤寒中能夠獲得解放和發光發亮的意義。孤寒指的是李渭在學習和追求進士的過程中的孤獨和艱辛。得解更光輝表示他通過努力能夠獲得成功和光榮。
3. 進身喜逐賢侯表,裹足愁分老母衣:這句表達了李渭成功考中進士后的喜悅和憂慮。進身喜逐賢侯表指的是李渭進身后得到官職,追隨賢才而得到表彰。裹足愁分老母衣則表達了他對母親衣衫薄弱的擔憂,也反映了封建社會親情的牽掛。
4. 千里冬殘傷獨去,一家春盡待榮歸:這句表達了李渭離家千里遠行的傷感和思念。冬殘指的是離別的時候,寒冷的季節。一家春盡待榮歸則表達了家人對他的期待和希望。
5. 頭方念爾還如我,到闕何人許扣扉:這句表達了詩人魏野對外甥的思念之情,并表達了對他未來的關心和期待。頭方念爾還如我表示詩人對外甥的思念和關注,到闕何人許扣扉則表達了詩人對外甥能否順利考中進士的擔憂和疑問。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對外甥前程的期許和對他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家庭、親情和社會制度的復雜關系。
“裹足愁分老母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ài shēng lǐ wèi jìn shì fù jǔ
送外甥李渭進士赴舉
táng shù lūn cái guò lǐ wéi, gū hán dé jiě gèng guāng huī.
棠樹掄材過禮闈,孤寒得解更光輝。
jìn shēn xǐ zhú xián hóu biǎo, guǒ zú chóu fēn lǎo mǔ yī.
進身喜逐賢侯表,裹足愁分老母衣。
qiān lǐ dōng cán shāng dú qù, yī jiā chūn jǐn dài róng guī.
千里冬殘傷獨去,一家春盡待榮歸。
tóu fāng niàn ěr hái rú wǒ, dào quē hé rén xǔ kòu fēi.
頭方念爾還如我,到闕何人許扣扉。
“裹足愁分老母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