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破筠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知破筠根”全詩
吉兇終在我,翻覆謾勞君。
酒欲祈先酹,香臨擲更焚。
吾嘗學丘禱,懶把祝云云。
分類:
《詠竹杯珓子》魏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竹杯珓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魏野。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誰知破筠根,還同一氣分。
吉兇終在我,翻覆謾勞君。
酒欲祈先酹,香臨擲更焚。
吾嘗學丘禱,懶把祝云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竹杯和竹珓子(一種竹制的碗)之間的情景。詩人通過竹杯和竹珓子的比喻,表達了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竹杯和竹珓子作為隱喻,把人生比作一種容器。詩人認為,人的命運和吉兇最終取決于自己,而非外部因素。他用"破筠根"表示竹杯和竹珓子的破損,寓意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難。然而,詩人主張在面對逆境時要堅持自己,不要因為外界的變故而動搖。
詩中出現了"翻覆謾勞君"的句子,表達了詩人對于過于追求外在物質和名利的人的批評。他認為,過度追求外在的成就和回報只會帶來疲憊和失望。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了"酒欲祈先酹,香臨擲更焚",這是一種寓言的表達方式。詩人通過酒和香的象征意義,表達了自己在人生中追求精神滿足和內在境界的態度。他認為,過度追求物質的享受會使人迷失自我,而忽視了內心的追求和修養。
最后兩句"吾嘗學丘禱,懶把祝云云"表達了詩人對于虛禮和空洞祝福的態度。他借用"丘禱"和"祝云云"來暗示虛假的祈禱和祝福,強調了對真實和實際的追求。
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對竹杯和竹珓子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人生、命運和價值觀的思考。他強調了堅持自己的信念,追求內心的滿足和真實的追求,而不被物質和虛假的外在誘惑所迷惑。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隱喻的手法,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誰知破筠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zhú bēi jiào zi
詠竹杯珓子
shéi zhī pò yún gēn, hái tóng yī qì fēn.
誰知破筠根,還同一氣分。
jí xiōng zhōng zài wǒ, fān fù mán láo jūn.
吉兇終在我,翻覆謾勞君。
jiǔ yù qí xiān lèi, xiāng lín zhì gèng fén.
酒欲祈先酹,香臨擲更焚。
wú cháng xué qiū dǎo, lǎn bǎ zhù yún yún.
吾嘗學丘禱,懶把祝云云。
“誰知破筠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