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牟江海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牟江海心”全詩
積憂偏損壽,多病未妨吟。
野鳥俄窺舍,甘棠已結陰。
郡中應罷市,遺愛在人深。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是宋代詩人楊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客離騷怨,子牟江海心。
積憂偏損壽,多病未妨吟。
野鳥俄窺舍,甘棠已結陰。
郡中應罷市,遺愛在人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楊億對故蘄州玉刑部閣老的追思和懷念之情。詩中描繪了這位玉刑部閣老作為楚地的客人,離開后心懷離愁和思念之情。他的心志如江海般廣闊,但積壓的憂愁卻損害了他的壽命,盡管他多病,但仍然不能阻止他吟詠詩篇。野鳥偶爾窺視他的住所,甘棠花已經凋零,預示著秋天的來臨。在郡城中,應該停止市集的喧囂,因為對這位閣老的深深懷念仍然存在于人們心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對逝去的閣老的懷念之情。通過運用意象和描寫手法,詩人將閣老的離去與自然景物相聯系,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在第一句中,楚客離騷怨,表達了閣老離開時的離愁和怨懟之情。子牟江海心一句,則使閣老的心靈境界與江海相聯系,表現出他胸懷的廣闊和豪情壯志。
第二句中的積憂偏損壽,多病未妨吟,揭示了閣老內心的積壓憂愁和身體的多病,但他仍然堅持吟詠詩篇,表現出他對文學創作的執著和熱愛。
第三句中的野鳥俄窺舍,甘棠已結陰,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閣老離去的無法挽回的事實。野鳥窺視他的住所,暗示著他的離去已成為自然界的注視對象,而甘棠花的凋零則暗示著秋天的來臨,象征著閣老已經過去。
最后一句郡中應罷市,遺愛在人深,表達了人們對這位閣老的深深懷念和敬愛之情,希望郡城能停止喧囂,以表達對他的追思之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楚地閣老的離去和懷念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的人的深情追思,同時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寫,增添了意境和情感的層次。
“子牟江海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qí zhōu yù xíng bù gé lǎo wǎn gē wǔ shǒu
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
chǔ kè lí sāo yuàn, zi móu jiāng hǎi xīn.
楚客離騷怨,子牟江海心。
jī yōu piān sǔn shòu, duō bìng wèi fáng yín.
積憂偏損壽,多病未妨吟。
yě niǎo é kuī shě, gān táng yǐ jié yīn.
野鳥俄窺舍,甘棠已結陰。
jùn zhōng yīng bà shì, yí ài zài rén shēn.
郡中應罷市,遺愛在人深。
“子牟江海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