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結實未為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年結實未為遲”全詩
三日懸弧應是喜,十年結實未為遲。
預知駟馬門閭盛,暗想天麟骨法奇。
曾忝門墻攝齊者,待看孔魯學聞詩。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聞揚州柴給事有弄璋之慶寄詩賀之》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揚州柴給事有弄璋之慶寄詩賀之》是宋代楊億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華堂何夕夢熊羆,
衛氏如今有一兒。
三日懸弧應是喜,
十年結實未為遲。
預知駟馬門閭盛,
暗想天麟骨法奇。
曾忝門墻攝齊者,
待看孔魯學聞詩。
中文譯文:
華麗的宴堂何時才能夢見熊羆,
衛氏家族如今添了一個兒子。
三天懸掛弓弩必然是喜慶的事,
十年的結晶并不算晚。
預見到駟馬門閭的繁榮昌盛,
暗自想象天麟的骨骼法則之奇妙。
曾經有幸為門墻攝齊之人,
期待看到孔子和魯國學者學習吟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楊億寫給揚州柴給事的賀詩。詩人表達了對柴給事家族的喜悅和祝福,并預祝他家族的繁榮和子孫昌盛。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華麗的宴堂,以及衛氏家族迎來的新生兒,顯示了喜慶之事。接著,詩人提到"三日懸弧",指的是宴會上懸掛弓弩,象征喜慶和慶賀之意。而"十年結實未為遲"則表達了希望柴給事家族能夠結出豐碩的成果,雖然時間稍晚,但并不算晚。
下一段詩句中,詩人預見了駟馬門閭的繁榮和昌盛,駟馬門閭是指貴族門戶,預示著柴給事家族的興旺。他暗自想象天麟的骨骼法則之奇妙,暗示柴給事家族的子孫將會有出眾的才華和成就。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自己曾經有幸為門墻攝齊之人的自豪,期待看到孔子和魯國的學者學習吟詩,顯示了對文化傳承和學術的重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表達對揚州柴給事家族的祝福和預祝,展示了作者對家族興旺和文化傳承的期望,以及對繁榮和成就的預見。
“十年結實未為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yáng zhōu chái jǐ shì yǒu nòng zhāng zhī qìng jì shī hè zhī
聞揚州柴給事有弄璋之慶寄詩賀之
huá táng hé xī mèng xióng pí, wèi shì rú jīn yǒu yī ér.
華堂何夕夢熊羆,衛氏如今有一兒。
sān rì xuán hú yìng shì xǐ, shí nián jiē shi wèi wèi chí.
三日懸弧應是喜,十年結實未為遲。
yù zhī sì mǎ mén lǘ shèng, àn xiǎng tiān lín gǔ fǎ qí.
預知駟馬門閭盛,暗想天麟骨法奇。
céng tiǎn mén qiáng shè qí zhě, dài kàn kǒng lǔ xué wén shī.
曾忝門墻攝齊者,待看孔魯學聞詩。
“十年結實未為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