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縣秋霜入鬢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潘縣秋霜入鬢毛”全詩
三世青氈傳舊物,十年黃綬歡徒勞。
謝塘春草侵魂夢,潘縣秋霜入鬢毛。
鄱水黃金漫如粟,想君終不染脂膏。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鄱陽皮錄事》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鄱陽皮錄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億。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陵遺集占風騷,
故國田園沒海濤。
三世青氈傳舊物,
十年黃綬歡徒勞。
謝塘春草侵魂夢,
潘縣秋霜入鬢毛。
鄱水黃金漫如粟,
想君終不染脂膏。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故國離別和世事變遷的感傷和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一些地名和景物,通過這些具體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對逝去歲月的回憶。
賞析:
1. 第一句“松陵遺集占風騷”,松陵是指松陵縣,遺集指的是作者離開故鄉后思念故鄉的心情。占風騷表示作者在文學創作上的才華和風采。
2. 第二句“故國田園沒海濤”,故國指的是作者離開的故鄉,田園代表寧靜祥和的生活。海濤是指北方的海洋,代表著遼闊和激蕩。這句表達了作者離開故鄉后,對寧靜田園生活和北方的遼闊海洋的思念。
3. 第三句“三世青氈傳舊物,十年黃綬歡徒勞”,表達了作者對家族傳統和家族榮耀的思念和憂慮。青氈和黃綬都是古代官員的服飾,象征著家族的地位和榮譽。這句表達了作者對家族的傳承和家族榮耀的關注,但也認識到歲月的流轉,傳統的衰落。
4. 第四句“謝塘春草侵魂夢,潘縣秋霜入鬢毛”,通過描寫春草侵魂夢和秋霜入鬢毛,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年華逝去的惋惜之情。
5. 最后兩句“鄱水黃金漫如粟,想君終不染脂膏”,通過描繪鄱水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友人高潔品格的贊美。鄱水黃金漫如粟形容了水面金光閃爍的美景,而“想君終不染脂膏”則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高尚品質的贊美,認為友人不會沉迷于俗世的享樂和物質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離別、思念和歲月流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對家族傳統的憂慮以及對友人高潔品格的贊美,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對人生的思考。
“潘縣秋霜入鬢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ó yáng pí lù shì
鄱陽皮錄事
sōng líng yí jí zhàn fēng sāo, gù guó tián yuán méi hǎi tāo.
松陵遺集占風騷,故國田園沒海濤。
sān shì qīng zhān chuán jiù wù, shí nián huáng shòu huān tú láo.
三世青氈傳舊物,十年黃綬歡徒勞。
xiè táng chūn cǎo qīn hún mèng, pān xiàn qiū shuāng rù bìn máo.
謝塘春草侵魂夢,潘縣秋霜入鬢毛。
pó shuǐ huáng jīn màn rú sù, xiǎng jūn zhōng bù rǎn zhī gāo.
鄱水黃金漫如粟,想君終不染脂膏。
“潘縣秋霜入鬢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