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置醴豈成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侯門置醴豈成歡”全詩
囊中賣賦金都盡,衣上悲秋淚不干。
客路飄蓬殊未定,侯門置醴豈成歡。
擔簦忽起東游興,庭樹西風昨夜寒。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送吳航》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吳航》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億。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井臼荒涼旅鬢斑,
經年索米住長安。
囊中賣賦金都盡,
衣上悲秋淚不干。
客路飄蓬殊未定,
侯門置醴豈成歡。
擔簦忽起東游興,
庭樹西風昨夜寒。
中文譯文:
荒涼的井臼,斑白的旅鬢,
多年來只能在長安市里索要米飯。
囊中的金錢都用來賣詩作,
衣袖上的悲秋淚水干不了。
漂泊的旅途仍未決定,
宅院門前擺放的醴酒怎能帶來歡樂。
擔簦突然升起東方游子的興致,
庭院中的樹木在昨夜被西風凜冽吹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旅居他鄉的詩人的心情。詩中的主人公吳航經歷了許多困苦和辛勞,他的井臼已經荒涼,年歲增長使他的鬢發斑白。多年來,他只能住在長安城里依靠向人討要米飯過活。他的囊中金錢都用來賣詩作,但這些錢已經用盡了。他的衣袖上灑滿了他悲傷秋天的眼淚,但眼淚卻干不了。
詩人隱約透露了吳航在旅途中的不安和迷茫。他還沒有確定自己的旅途方向,不知道未來將去何處。他在貴族門前見到擺放的醴酒,意味著貴族們過著富裕幸福的生活,而他卻無法享受到這種歡樂。然而,詩人突然感到自己內心的東方游子的興致被激發起來,他的心靈產生了一種無法抑制的東方之情。詩的最后兩句描述庭院中的樹木在昨夜被西風吹得凜冽寒冷,暗示著詩人身臨的環境的嚴酷和艱辛。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詩人在旅途中的艱辛和憂傷,同時也展現了他內心的堅韌和對東方的向往。詩人通過運用自然景物描寫和對情感的表達,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侯門置醴豈成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ú háng
送吳航
jǐng jiù huāng liáng lǚ bìn bān, jīng nián suǒ mǐ zhù cháng ān.
井臼荒涼旅鬢斑,經年索米住長安。
náng zhōng mài fù jīn dōu jǐn, yī shàng bēi qiū lèi bù gàn.
囊中賣賦金都盡,衣上悲秋淚不干。
kè lù piāo péng shū wèi dìng, hóu mén zhì lǐ qǐ chéng huān.
客路飄蓬殊未定,侯門置醴豈成歡。
dān dēng hū qǐ dōng yóu xìng, tíng shù xī fēng zuó yè hán.
擔簦忽起東游興,庭樹西風昨夜寒。
“侯門置醴豈成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