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封六一已應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丹封六一已應真”全詩
從容退食收芝檢,迢遞驅車訪玉人。
酒貰十千那惜醉,丹封六一已應真。
春塘麗句偏相寄,傳育朝來滿縉紳。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次韻和錢崇班見寄之什》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錢崇班見寄之什》是宋代楊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蘋末風輕不動塵,
蒲葦叢中隱隱人。
悠悠歲月如流水,
歡笑哀哭換春塵。
這首詩以自然景象為背景,描述了風吹動著蘋果樹枝,卻沒有攪動塵土。在蒲葦叢中,有一個神秘的人物悄然隱匿其中。詩人通過這種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歲月流轉、歡樂與悲傷的交替變化。
承明朝罷見閑身,
放逐江南五十春。
故宮雨過猶無事,
誰解傷情與古人?
詩中提到了明朝末年,作者因放逐而來到江南已有五十個春天。在這個時刻,詩人感嘆自己的身份和處境,感覺自己像是明朝滅亡后的故宮,雨過之后依然無人問津。他思考著,誰能理解他的傷感和對古人的贊嘆?
從容退食收芝檢,
高宴寥落在空賓。
縱有酒杯難續滿,
寒灰只是舊時塵。
詩人以退隱之身態度從容地放下酒杯,收拾起食物和草藥,自我檢視。盡管曾經有過高朋滿座的盛宴,但現在卻只剩下空蕩蕩的客人。即使有酒杯,也難以再次充滿,而冷灰只是過去時光的殘留。
迢遞驅車訪玉人,
青樓花影獨依然。
千山萬水隔離隔,
一片愁腸兩地連。
詩人漫長驅車,穿越千山萬水,來到青樓探望心愛的玉人。青樓中的花影依然美麗動人,但是他們相隔重重障礙,無法共同度過。這種距離和隔閡使詩人愁緒縈繞,思念之情滿溢,兩地的思念相互交織。
酒貰十千那惜醉,
丹封六一已應真。
春塘麗句偏相寄,
傳育朝來滿縉紳。
詩人說自己欠下了一萬斛的酒債,但他并不怕醉。六月的丹封已經應驗,意味著他有望得到重用。他將自己創作的優美詩句寄給了春塘,希望這些詩句能夠傳承下去,傳達給朝廷的文官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才華和情感。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象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獨白和感慨。詩人以深沉的思索和對過去的回憶,表達了對時光流轉、身世變遷的感慨,以及對愛情與人情的思念和追求。整首詩以清新的詩意和細膩的描寫,展現出楊億才情的獨特魅力。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傳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的思念、對人生的感慨以及對愛情的追求和渴望。
“丹封六一已應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qián chóng bān jiàn jì zhī shén
次韻和錢崇班見寄之什
píng mò fēng qīng bù dòng chén, chéng míng cháo bà jiàn xián shēn.
蘋末風輕不動塵,承明朝罷見閑身。
cóng róng tuì shí shōu zhī jiǎn, tiáo dì qū chē fǎng yù rén.
從容退食收芝檢,迢遞驅車訪玉人。
jiǔ shì shí qiān nà xī zuì, dān fēng liù yī yǐ yīng zhēn.
酒貰十千那惜醉,丹封六一已應真。
chūn táng lì jù piān xiāng jì, chuán yù zhāo lái mǎn jìn shēn.
春塘麗句偏相寄,傳育朝來滿縉紳。
“丹封六一已應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