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獨向高臺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晴天獨向高臺望”全詩
晴天獨向高臺望,春色先從上苑來。
且待郢人歌白雪,莫聽羌笛怨殘梅。
乞逢休沐便須去引滿何曾訴玉杯。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次韻和錢少卿早春對景有懷諸學士》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錢少卿早春對景有懷諸學士》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草樹欣欣暖律回,
花草樹木生機勃勃,暖風輕拂,萬物復蘇;
律回指的是春天的氣象變化,指出春天的回歸。
謝家池沼凍紋開。
謝家的池塘中凍結的紋路開始融化。
這句描寫了春天的到來,冬天的寒冷逐漸消退。
晴天獨向高臺望,
晴朗的天空,孤獨地站在高臺上遠望。
表達了詩人在春天的早晨,站在高處,享受寧靜和美景。
春色先從上苑來。
春天的美景首先從上苑傳來。
上苑是指皇家園林,暗示著皇帝的莊園已經春暖花開。
且待郢人歌白雪,
暫且等待郢人歌唱白雪的時候。
郢人指的是楚國的人,白雪指的是冬天的景色,這里意味著春天的美景還未完全展現。
莫聽羌笛怨殘梅。
不要傾聽羌笛的怨曲,抱怨著殘存的梅花。
羌笛是一種西北地區的樂器,殘梅象征著冬天即將過去,春天的美景即將到來。
乞逢休沐便須去,
希望能遇到休沐(休息放假)的機會,就應該離開。
表達了詩人渴望迎接春天的心情,希望能早日享受春天的樂趣。
引滿何曾訴玉杯。
滿懷心事卻無法傾訴給玉杯。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法傾訴的苦悶。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的熱切期待和向往。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抒發了對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對生活的感慨。整首詩意深遠,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渴望和追求,同時也折射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晴天獨向高臺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qián shǎo qīng zǎo chūn duì jǐng yǒu huái zhū xué shì
次韻和錢少卿早春對景有懷諸學士
cǎo shù xīn xīn nuǎn lǜ huí, xiè jiā chí zhǎo dòng wén kāi.
草樹欣欣暖律回,謝家池沼凍紋開。
qíng tiān dú xiàng gāo tái wàng, chūn sè xiān cóng shàng yuàn lái.
晴天獨向高臺望,春色先從上苑來。
qiě dài yǐng rén gē bái xuě, mò tīng qiāng dí yuàn cán méi.
且待郢人歌白雪,莫聽羌笛怨殘梅。
qǐ féng xiū mù biàn xū qù yǐn mǎn hé zēng sù yù bēi.
乞逢休沐便須去引滿何曾訴玉杯。
“晴天獨向高臺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