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官舍助逍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彈琴官舍助逍遙”全詩
治邑還持塵尾柄,攜家便泛木蘭橈。
謝塘春晝偏多思,潘鬢秋風苦未凋。
種秫公田供酩酊,彈琴官舍助逍遙。
去程千里隨實雁,宿館三更聽落潮。
聞道臨安有仙穴,莫拋印綬採芝苗。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諸暨縣》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諸暨縣》
子山詞賦動南朝,
近佐名卿掌玉條。
治邑還持塵尾柄,
攜家便泛木蘭橈。
謝塘春晝偏多思,
潘鬢秋風苦未凋。
種秫公田供酩酊,
彈琴官舍助逍遙。
去程千里隨實雁,
宿館三更聽落潮。
聞道臨安有仙穴,
莫拋印綬採芝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楊億在宋代寫的,題目是《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諸暨縣》。詩中描繪了一個官員的生活和心情。
詩的第一句表達了作者受到南朝文人的詞賦作品的啟發,以及他與名士和官員交往的經歷。他與一個名為徐寺丞的官員相近,后者掌管著越州諸暨縣的政務。
第二句描述了作者在治理鄉邑的過程中,他親自掌握著塵尾柄,即掌握著政權的實際權力。他帶著家人乘坐木蘭橈(一種船)便捷地前往各地。
第三句寫到作者在謝塘度過的春天白天,他經常沉思。第四句描述了他的秋天,秋風吹拂著他的頭發,象征著歲月的流轉,他的生活并沒有輕松下來。
第五句提到作者在公田上種植秫米,供應宴會上的酒宴。第六句描述了他在官舍彈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七句表達了作者千里迢迢的旅途,跟隨著實雁(遷徙的雁)飛行。第八句描述了他在宿館中的夜晚,聆聽著三更時分潮水的聲音。
最后兩句提到了臨安(當時的都城)有一處仙穴,作者受到傳聞,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的官位和責任,不要拋棄了自己身上的銜號,要繼續努力工作。
這首詩通過描寫官員的生活和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仕宦生活的思考和情感體驗。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將官員的職責、生活和追求巧妙地呈現出來。
“彈琴官舍助逍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lǐ xú sì chéng yuán yú zhī yuè zhōu zhū jì xiàn
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諸暨縣
zi shān cí fù dòng nán cháo, jìn zuǒ míng qīng zhǎng yù tiáo.
子山詞賦動南朝,近佐名卿掌玉條。
zhì yì hái chí chén wěi bǐng, xié jiā biàn fàn mù lán ráo.
治邑還持塵尾柄,攜家便泛木蘭橈。
xiè táng chūn zhòu piān duō sī, pān bìn qiū fēng kǔ wèi diāo.
謝塘春晝偏多思,潘鬢秋風苦未凋。
zhǒng shú gōng tián gōng mǐng dǐng, tán qín guān shě zhù xiāo yáo.
種秫公田供酩酊,彈琴官舍助逍遙。
qù chéng qiān lǐ suí shí yàn, sù guǎn sān gēng tīng luò cháo.
去程千里隨實雁,宿館三更聽落潮。
wén dào lín ān yǒu xiān xué, mò pāo yìn shòu cǎi zhī miáo.
聞道臨安有仙穴,莫拋印綬採芝苗。
“彈琴官舍助逍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