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鸰原高韻憶吹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鸰原高韻憶吹箎”全詩
名通南省郎官籍,卷續新安郡政詩。
盧觀清風留汗簡,鸰原高韻憶吹箎。
故人別后頻南望,想見森森瓊樹枝。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李四赴歙州》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李四赴歙州》
朝代:宋代
作者:楊億
分直蓬邱未再期,
江東去去擁旌麾。
名通南省郎官籍,
卷續新安郡政詩。
盧觀清風留汗簡,
鸰原高韻憶吹箎。
故人別后頻南望,
想見森森瓊樹枝。
中文譯文:
分別于直蓬邱,再無相會的期望,
向東方去,擁旌旗引領。
名聲傳遍南方的省份,擔任郎官的職位,
寫下了一卷接一卷的新安郡政治詩。
盧觀的清風留下了我的汗濕的簡箋,
鸰原高昂的曲調讓我想起吹箎的聲音。
與故友別后,我常常向南遙望,
想象著見到茂密的瓊樹枝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李四離開蓬邱,前往歙州的情景。他身穿官服,擁旌旗引領,代表著他成為一位南方省份的郎官,享有盛譽。他在新安郡行政工作中寫下了許多政治詩。詩中提到了盧觀,他的清風吹拂著作者的汗濕簡箋,讓他回憶起吹箎的聲音,這可能是與盧觀有關的一段回憶。在與故友分別后,作者常常向南方遙望,想象著茂密的瓊樹枝葉。
這首詩詞以離別和懷念為主題,表達了離別后的思念之情。作者通過對景物和回憶的描繪,展現了他在離別后的心境和感受。詩中運用了具象的描寫手法,如擁旌旗、清風、吹箎等,增強了詩詞的形象感。通過瓊樹枝葉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人們在離別后對過往時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表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詩中的離別主題也引發了人們對于友情、人情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鸰原高韻憶吹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sì fù shè zhōu
李四赴歙州
fēn zhí péng qiū wèi zài qī, jiāng dōng qù qù yōng jīng huī.
分直蓬邱未再期,江東去去擁旌麾。
míng tōng nán shěng láng guān jí, juǎn xù xīn ān jùn zhèng shī.
名通南省郎官籍,卷續新安郡政詩。
lú guān qīng fēng liú hàn jiǎn, líng yuán gāo yùn yì chuī chí.
盧觀清風留汗簡,鸰原高韻憶吹箎。
gù rén bié hòu pín nán wàng, xiǎng jiàn sēn sēn qióng shù zhī.
故人別后頻南望,想見森森瓊樹枝。
“鸰原高韻憶吹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