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德累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積德累仁”全詩
居晦匿曜,邁種惟勤。
帝圖天錫,輝光日新。
寢廟繹繹,昭事同寅。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七酌獻第三室奏大順之舞曲》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楊億創作的《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七酌獻第三室奏大順之舞曲》,出自宋代。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明我祖,積德累仁。
居晦匿曜,邁種惟勤。
帝圖天錫,輝光日新。
寢廟繹繹,昭事同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祖先的崇敬和對他們的美德和仁德的贊頌。詩中提到祖先的行為雖然低調謙和,卻積極地從事善事,積累美德,并得到天帝的祝福。祖先的光輝不斷更新,他們的事跡在祭祀場所中被世人廣泛傳頌。
賞析:
這首詩在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贊美的同時,也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核心價值觀。詩中的“明明我祖”意味著祖先的光輝明亮,這與儒家思想中“明德”、“明君”的觀念相呼應。詩中強調祖先的晦匿隱居與其勤勉奮發之間的關系,強調了通過勤勉努力來積累美德的重要性。同時,詩中提到天帝的祝福和對祖先事跡的傳頌,也突顯了儒家思想中重視禮儀和家族傳統的觀念。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祖先的贊美,傳遞了敬仰祖先、推崇美德和勤勉奮發的價值觀念,同時也展現了儒家文化中重視家族和傳統的思想。
“積德累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uè zhāng sān shí shǒu qí qī zhuó xiàn dì sān shì zòu dà shùn zhī wǔ qǔ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七酌獻第三室奏大順之舞曲
míng míng wǒ zǔ, jī dé lěi rén.
明明我祖,積德累仁。
jū huì nì yào, mài zhǒng wéi qín.
居晦匿曜,邁種惟勤。
dì tú tiān xī, huī guāng rì xīn.
帝圖天錫,輝光日新。
qǐn miào yì yì, zhāo shì tóng yín.
寢廟繹繹,昭事同寅。
“積德累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